后圩沟记忆
相关推荐
-
20年时过境迁,你是否依然记得老家的人,和那里的故事!
当看到"你还记得曾经的邻居吗?"这个话题的时候,在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竟然是定格在20年前记忆里的老家! 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条条村道.一片片绿荫.一排排房屋.一缕缕炊烟-- ...
-
散文||犹记春雨来鱼讯
犹记春雨来鱼讯 春雨伴着阵阵雷声哗哗落下. 初春时节,北风强劲,风狂雨骤的时候,驶离京港澳高速,行驶到了老家小港的桥上,儿时存留的记忆,这样的雨还下两到三天,就是满港满田的流水了. 港,就是平日水流不 ...
-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埋头活着
这么多年,我一直埋头活着 文:红精灵 01·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到现在还没从那种状态中恢复过来. 最最欣慰的是见到了不少小时候的伙伴,同学,还有好多亲人.这么多年,一直流浪在外,很多人逐渐失联.那时 ...
-
记忆如歌(九)
记忆如歌(九) 搔短白头 天下掌故 今天 记忆如歌(九) 西沟河道里水源丰沛,我们经常垒一道水坝在那里玩水,我们把脸埋在水里,比赛谁憋气时间长.洪水过后,水坝旁边有细细的淤泥,我们在淤泥上快速跺脚,不 ...
-
老家的山坳里‖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李明君
老家的山坳里 老家我经常回去,但是老家的山坳里我却是多年没有去过了.恰巧有朋友随我回老家去玩, 这才有机会重游了阔别三十年的山坳里. 老家的地势东高西低,西面是著名的东平湖,往年湖里的水时多时少,但自 ...
-
钩槐花
前天下午下班刚回到家,父亲就打来电话:"槐花我钩好了,明天休假回来给你们带些." 槐花是老家山岭沟坡四月底五月初给我们的特殊馈赠.这个时候,桃花梨花杏花刚过 ...
-
家乡的水井
石井(摄于2004年7月) 水是生命之源,有人定居就必须有水源,比如河流.溪流等,但更多的是水井,因为水井可以因地制宜,在村庄和房屋的边上挖掘,更近更方便.因为水井的重要性,人们往往把水井作为家乡.故 ...
-
【行走徽州】苏村:传说方腊老家就在这里
[行走徽州]苏村:传说方腊老家就在这里 司马狂/文 苏村,虽然名为苏,实际上一直都是我们方姓族人聚族而居的所在.只是,我是徽州方氏灵山派,与苏村同宗不同派.正月十五的时候,由三阳叶村返回城里的途中,短 ...
-
70后的青春记忆,一颗闪耀的星陨落!张恩华,一路走好!
作为一名70后,在97年到02年这一时间段,是我对足球的喜爱程度达到最狂热的阶段,和同年龄段的大学生一样,有着年轻人的热血和青春挥洒.常常为家乡球队.为支持的球队呐喊到声嘶力竭! 97年吉林队打到了甲 ...
-
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开播,青岛西海岸后石沟村再添“新田园”文明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0日讯 近日,由青岛西海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出品.在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后石沟村取景拍摄的脱贫攻坚重点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已经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同时在 ...
-
一个“85后”的饥饿记忆
我的同事在上课中跟学生讲到吴晗人生中最后的遭遇,有学生戏谑地说,把头发都拔光会很疼吧?同事问我,该怎么批评他们,我说,这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我外婆在世的时候,常常会提起这段历史,几乎 ...
-
方清平演绎单口相声《70后的春游记忆》爆笑全场!
方清平演绎单口相声《70后的春游记忆》爆笑全场!
-
后祝沟村“槽形上碁露轴小拐磨”
2021年5月27日,我们邹城市乡土文化调查组去本市古祝其城遗址所在地城前镇后祝沟村开展文化调研,那里是一个古代文化积淀厚重的地方,村民反映该村地下有不少石盖墓,盖板选料为凤凰山上的青石板,位于凤凰山 ...
-
60后、70后、80后的麦收记忆
文:一夕一夏 图:红艳 麦收时节,记得天还没有亮,就被父母带到田地里睡在脚蹬三轮车上.迷迷糊糊看到是父母弯腰割小麦.捆小麦的身影.饿了就吃从家带来的馒头,喝着用绿色水壶装的白开水. 麦收的日子,父母像 ...
-
老照片:70后、80后与95后的春节记忆
虽然时令不对,但说起"过年"这个词,不论任何人心里想必都带着满满的回忆感,尽管这两年因疫情的影响,我们国内的春节都显得有些匆忙,但已经回家人的喜悦是怎么也藏不住的,尤其是对日益繁忙 ...
-
达叔走了! 带走了一个70后的青春记忆!
达叔走了! 带走了一个70后的青春记忆! 有些人在的时候, 感觉像是一丝空气, 每天都呼吸着, 却不觉得有所不同. 当这些人走了, 才发现, 他们已经在我的心里打下印记. 每当提起, 总能勾起满满的回 ...
-
华州八零后的共同记忆
华州八零后的共同记忆 作者丨吉建军 我上学的第一天是阴天,那是1986年秋,是个星期五.因为年龄太小,没能直接上一年级,而是在杏林中心小学的学前班报了名.接收我报名的是李老师,黑黑的脸,短短的卷发,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