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到达灵山之前,他真的对“三藏真经”一无所知吗?
相关推荐
-
二十八、得道高僧
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该是什么样呢?印象中应该就是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手持佛珠,看上去庄严法相,说话温文尔雅,谈吐中蕴含禅机.但是往往真正参破这一切的高僧却不是这样的,比如济公.庄严法相都是空,悟到这些 ...
-
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为何只得到了一部分藏经而不是全部?
Q:如来为何只将大乘佛法的一部分赐给唐僧,而不是全部? 关于这个问题,<西游记>最后的时候,如来进行了解释: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 ...
-
七十三、真假大乘经
唐僧师徒离开了寇老板家,转向大路西行,没多远就发现大路两边的布景原来越好,如果用来当外景拍婚纱照,几乎不用后期PS.唐僧这个同学,拜过无数的假神仙.这次真正到了灵山胜境,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终点到了.其 ...
-
已解《心经》为无语言文字的唐僧,他真的对无字真经一无所知吗?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六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6)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现实佛教中,"有字真经"与"无字真经"相附相承, ...
-
通天河老龟的事情,唐僧到达灵山后为何没有提?难道真的忘了?
西天取经可不容易呀!一共九九八十一难,第一难从唐僧还没出世就开始了,最后一难于通天河老龟结束. 说到通天河老龟,当年和取经队友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取经队伍经过通天河时,遇到河水湍急,孙悟空可以飞过去,猪 ...
-
到达灵山本应高兴的唐僧,他因何事而绝望?又因何言而惊诧?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〇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0)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如来指示阿难.迦叶强行索要唐僧的紫金钵盂,由于"钵盂"是唐僧用来化斋 ...
-
唐僧到达灵山后的遭遇,反应了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偏见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最后抵达灵山,功德圆满,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在双方的对话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方的一些差异和偏见. 首先,来说说西方对中国的偏见. ...
-
取经真相:尽心费力安排唐僧取经,灵山得到了什么?
西天取经,唐僧为取回"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的大乘佛法的三藏真经,在太宗面前发愿立誓"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最后,唐僧跋 ...
-
他们曾一路护送唐僧师徒到达西天,最终却只能功成身退默默无闻
四值功曹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全程参与取经事业,亲眼目睹孙悟空那引以为傲的大闹天宫"荣耀",也曾亲眼目睹他被压在五行山下经受日晒雨淋,风刀霜剑,更曾在他取 ...
-
雾里清凉雾灵山,徐霞客真的到过雾灵山吗?
雾里清凉雾灵山,徐霞客真的到过雾灵山吗?
-
变成白马的小白龙对于驮唐僧去取经,他是否真的心甘情愿?
(博士论西游第三六七讲,选自<西游谜中谜>(184)第五章――小白龙忤逆之谜) 通过上一讲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为了让儿子小白龙加入取经团队,西海龙王不惜对小白龙的情绪大加刺激:受到严重心理 ...
-
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回真经得道成佛,最后圆满圆寂了吗
提及唐僧,想必大家一定会想到<西游记>.因为现代的很多人之所以会知道唐僧这个人物,就是因为他们阅读或者观看了<西游记>.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以为唐僧只不过是被杜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