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中國文字》出刊100期暨古文字研討會分組討論(一)—— 甲骨金文組

12月12日上午,《中國文字》出刊100期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福州正式舉行,會議以專題報告與分組討論的形式展開。14:00-15:50為第一場分組討論,分為甲骨金文組、戰國文字一組和線上發表組。

曹錦炎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王蘊智、趙偉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與甲骨文中的

都應解釋為㐭字,還梳理解釋了若干與古㐭字有關的疑難字。


陳英傑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譚步雲
中山大學中文系


李發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張惟捷
廈門大學中文系

字試釋,人骨頭刻辭“者”字釋讀,

字的辨識與思考,

即“狐”字申說。


王斐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楊志賢
集美大學文學院

系字關係密切,“眉壽”不僅表示“長壽”或“使長壽”意,還可表示“長長久久”意。


陳曉聰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串仲鼎中的“身”應為“殷”,為“安撫”意,二是呂伯簋甲中的“邦君”後一字應釋為“祼”,三是召皇父盨中“遺”應釋為“得”,四是鹿禾匕中的“鹿禾”應釋”為“兔禾”,五對

氏令□悔戈中的諸字進行釋讀,六是對公乘斯,庫

的真偽存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