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烤山芋
【往期回读】

烤山芋
大桥镇 卞阿根


我们儿时的冬天十分寒冷,进入数九天气,河里的冰块结的有尺把厚,一些小河沟里的冰都结透了底,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打棒窝和玩滑冰。屋檐口垂挂的冻冻桩儿有一米多长,像倒悬的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柱,寒气袭人,那时候比起现在的冬天冷多了,一提起浑身就要打寒噤,颤颤哆哆。
严冬时节,因天气太冷,每到做午饭时,我常和姐姐抢着坐到灶膛下帮母亲烧锅做饭,母亲很欣慰,说我们懂事了,能帮她做家务了。其实,帮助母亲烧锅,除了避寒取暖外,还有一个属于我和姐姐的小“秘密”,那就是偷偷地拿上两个山芋,待饭烧得快好时,用火钳夹着放进灶膛里,覆盖上火灰慢慢烧烤。
那时候冬天的烧锅草,全是秋天用草扒从树林里划回来的碎树叶子和杂草枯藤,烧起来灰尘喷喷的。由于草太碎杂,灶膛里的火还经常熄灭,要借助拉风箱吹燃。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风箱,灶膛里的火熄了,就拿起吹火筒(一根长约一尺五寸,直径4至5公分的细毛竹梢,凿去中间的节巴层)伸进灶膛里,头靠着灶膛门向里吹风。
有时候由于外面的风大,通在屋面上的烟囱还会产生倒烟,呛得人咳嗽不说,眼睛还会被熏得流泪,要不是嘴馋想吃烤山芋,谁还愿意烧锅,早就跑到一边玩去了。
烤山芋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吃过午饭就要从灶膛里取出来,时间烤长了,山芋的外表就会被烤焦发黑,那样就不好吃了,要是勉强吃下去会很苦涩。烤山芋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上面覆盖的火灰也不能太旺,这样山芋的外表就不会被烤焦变黑。
从灶膛里取出来时,浓郁的烤山芋香味就会扑面而来,室内散发着乡村农家特有的生生气息。烤熟的山芋把外表皮撕,吃起来特别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记得我十三岁那年的冬日,一天中午放学后帮助母亲烧锅煮饭,我拿了两个山芋放进灶膛里烤,饭煮好后,母亲叫我用瓦罐取上大半下子水放进灶膛里焐热,留着午饭后洗碗用我按照母亲的吩咐做了。吃罢午饭,我急着要去上学,到灶膛下去取烤山芋,带着路上吃,顺便把焐水的瓦罐也端出来。取山芋时抓在手里的火叉由于用力过大,一不小心,火叉头把壁薄脆弱的瓦罐给打破了,水全部流进了灶膛,吓得我出了一身汗,赶忙叫来母亲,母亲用火钳搛出瓦罐碎片,拿来一个坏旧簸箕,用灰扒将灶膛里浸湿的草灰往外扒,这一来,我烤的那两个山芋露了馅,忐忑不安的我站在一旁也不敢出声,知道惹了祸,只等着母亲的责备,可母亲并没有生气,只是叫我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小心,瓦罐坏了就算了,幸好不是端瓦罐时碰破瓦罐的,要是手被水烫了就麻烦了。母亲虽然这样说,但我的心里始终感到不是滋味,碰坏了瓦罐母亲还得去买不说,又要花几角钱,等于母亲在生产队做一天工的工钱。

岁月如流水,时光似穿梭。儿时烤山芋的情景犹在眼前,如今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来,已成了我人生儿时生活中一段难忘的故事。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