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绝技五毒手
邓钟山先生秘传功法,教外别传武当绝技“五毒手”。
“五毒手”俗称“神功掌”又叫“阴手”,是武当门派秘传功法。因其内外兼修,功力无比,断碑切石势同斧锤,因受旧的传统观念束缚,以及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传人甚稀,市井之中很难见其踪影,这就给“五毒手”更添神秘色彩。
“五毒手”为清朝末年武当大侠邓钟山先生所传。邓钟山先生,湖北均县人,光绪年间应两江总督左宗棠之聘,南下江宁开办学堂,一反武当内家关门授徒之戒律,开课授徒,时称“功家南派”,至此“五毒手”功法得传金陵。师常言“少林武当,同源异流”,功理功法大致相同。今为了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武术事业,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特将“五毒手”功法在不变原创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汇编成文,以献世人,供广大武术气功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亦可做护身制暴之武器。
本文共由三部分组成,即内壮功练法、外壮功练法以及药酒作用辅助法。系统地讲述“五毒手”的功理和训练方法,使初习者易学易懂,练功时不出偏差。由于对气功的研究涉及到诸多科学领域的问题,本人受水平限制,文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武林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练习“五毒手”功法注意事项:
①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僻静、避风的场所练功,练功时须穿宽松衣裤。
②要知道练功时“口开神气散”的道理,专心一致排除杂念,要做到神安意静。
③本功不同于静养功,属强壮功的一种,消耗体内能量较大,因此平时在饮食上要多注意增加营养,多食蛋白质与瓜果蔬菜等。练功后要抖动放松肢体,以利体力的恢复。
④酒烟是练功者的“敌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练功,持之以恒。练功期间要节制性欲无有他念。
⑤体质虚弱及患有慢性疾病者,不宜练此功法。如高血压、心脏病和肺肾虚弱者。
⑥要树立正确的练功思想,强壮身体,见义勇为,切莫仗力欺人,须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⑦练功时切忌急于求成,蛮练猛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须知本功是以内功为基础的功法,功到自然成,不能操之过急。
⑧本功适合于 15-45 岁男女学习。20 岁左右练习,效果最佳,长功亦快,年龄稍长者,排手时恐震伤心肺,练功强度尤须控制。
“五毒手”功法第一部分--“内壮功',即五行重手法内炼功。
“五毒手”是以雄厚的内功为基础的一种练手方法。因此在练手之初,特别注重和加强内壮功的练习。因它有坚实脏腑、强壮筋骨、发达肌肉、增加内力之功能,犹如建楼要打地基一样,地基打得愈牢固,楼可盖得愈高。
“内壮功”共有五节,通过五种不同的方法,以强筋壮骨,增加内力为宗旨,以达到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以力带气,使血流涌入双掌为目的。从而为今后“外壮功”练手时,打下坚实的基础,能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壮功”练习的同时,如能配合“八段锦”、“易筋经”等功的练习,则长功更快,效果愈佳。
“内壮功”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节混元一气(金手)
起势,身体立正,松静自然,下颏内收,肩臂松垂,两手贴在腿外侧、掌指向下,眼向前看(图1)。左脚向左横开一步,稍比肩宽,站稳,脚尖向前,五趾抓地(足心内涵),两手仍垂于两大腿外侧,掌指向下,畅胸收腹,意守丹田(脐下三寸处,提肾(肾子上提)缩肛(谷道上提如忍大便状),舌尖顶上腭,颈向上拔,头项端正,呼吸自然,两眼向前注视(图 2)。

待调息定,两手五指尽力张开,掌心内凹,掌心相对,两臂微屈,向前缓缓上提至胸平,同时吸气(图 3)。上动不停,两掌姿势不变(掌指向前,掌距略小于肩,极力屈肘内收移向胸前,胸微向前挺出(图 4)。


上动不停,两掌姿势不变,由胸前慢慢向下沉按至两臂伸直,同时呼气小腹自然充实(图 5)。左脚向右脚并拢,两臂松垂,两手掌指向下,仍贴于两大腿外 侧,眼向前看,还原成起势姿势(图 6)。

本节功法初习看要连贯做三遍,早晚各一次。
要领:由运气开始到沉气为止,呼吸要求深沉细长,以配合两手的用力运动,两掌距离不变,在整个动作中,上提,内收,下沉均保持肘尖向下的状态,两掌在整个运行中要做到动作缓慢,速度均匀。
作用:本节功能坚实肌肉,增加内力,强壮筋骨。
意念:两手意欲将千斤重鼎举至肩平,移向胸前再慢慢放下,全都是用的暗劲,手臂可微微抖动,肌肉极力收缩,以助内力的发挥。
第二节 苍龙运爪(木手)
起势,身体立正,松静自然,下颏内收,肩臂松垂,两手贴于两大腿外侧,指法向下,眼向前看(图 7)。
左腿向左横开一步,两肢平行站立,脚尖向前。同时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旁,拳心向上,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颈项向上拔伸,头部端正,呼吸自然,两眼向前平视(图8)。

调息定左臂由左侧成 45 度角上举与肩平,同时左拳变爪屈腕屈肘,圈抱于身体左侧,五指均指右,掌心窝起,五指用力挺直。右拳仍成抱肘式,眼看左爪(图 9)。
上动不停,左爪以五指用力带动左臂平肩向右侧移动,当左爪推移至右肩前时,左臂横于胸前(图 10)。
上动不停,左臂外旋,五指转向上,由右向左,按原来路线向左回拨平带至身体左侧(图 11)。

左臂极力内收左爪随之向左肩前挤压,五指仍向上(图 12)。
左臂内旋向内转腕,五指转向下,不停向下顶按至左臂伸直(图 13)。
左臂外旋,左爪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旁拳心向上(图 14)。

右臂由右侧成 45 度上举至肩平,同时右拳变爪屈腕屈肘,圈抱于身体右侧,五指均指向左侧,掌心窝起,五指用力挺直,左拳仍成抱肘式,眼看右爪(图 15)。
上动不停,右爪以五指用力带动右臂,平肩向左侧推移,当右爪移至左肩前时,右臂横于胸前(图 16)。

上动不停,右臂外旋向外转腕,五指转向上,由左向右按原来路线向右回拨平带至身体右侧(图17)。
右臂极力内收,右爪随之向内挤压至右肩前,五指仍向上(图 18)。

右臂内旋向内转腕,五指向下,不停向下顶按至右臂伸直(图 19)。
右臂外旋,右爪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图 20)。

本节功法,左右交替各做三遍,再收式还原成立正姿势,早晚各一次。
要领:本节功法的呼吸要与两手的运作相协调,具体地说就是推、顶、拨、带时吸气,内收挤压日寸屏气,向下按顶时呼气,小腹随之充实。
本节功法,两手用力而不僵硬,运作之时而不滞涩,要做到眼随手行,动作流畅,缓而行之,速度均匀。
作用:本节功能坚实两臂肌肉,使气血涌向两掌从而增加了两手的内力。
意念:本节功法用力时,要富于想象,以五指用力推舟入海,再回牵拔拉近岸,最后栽桩栓定。整个过程全都用的暗劲,船的吨位愈沉重,两手所需的内力亦愈大。
第三节金刚亮臂(水手)
起势:身体立正,松静自然,下颏内收,肩臂松垂,两手贴于两大腿外侧,指尖向下,眼向前看(图21)。
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脚平行站立,脚尖向前,同日寸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旁,拳心向上,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颈项向上拔伸,头部端正,呼吸自然,两眼向前平视(图 22)。
调息定,左拳由左侧成 45 度角向上举起至肩平,左臂弯曲成半圆形,左拳握紧拳面向右,拳眼向上,左腕挺直,右拳仍成抱肘式,眼看左拳(图 23)。
上动不停,左拳用力平胸向右侧推顶至右肩前时左臂横于胸前(图 24)。

上动不停,左臂外旋向外转腕,拳面转向上,由右向左按原来路线回拨平带至身体左侧(图25)。
左臂极力内收,左拳随之向左肩前挤压,并向左向外拧转,拳面向上,拳眼向前(图如 26)。
左臂内旋向内转腕,拳面转向下不停,用力缓缓向下顶按,直至左臂伸直,拳心向后,拳眼向右,眼看左拳(图 27)。
左臂外旋,左拳屈肘收抱在左腰旁,拳心向上,眼向前看(图 28 同图 22)。

右拳由右侧成 45 度角向上举起至肩平,右臂弯曲成半圆形,右拳握紧,拳面向左,拳眼向上,右腕挺直,左拳仍成抱肘式,眼看右拳(图 29)。
上动不停,右拳用力平胸侧推顶至左肩前日寸,右臂横于胸前(图 30)。

上动不停,右臂外旋向外转腕拳面转向上,由左向右按原来路线回拨平带至身体右侧(图 31)。
右臂极力内收,右拳随之向右肩前挤压并向右向外拧转,拳面向上,拳眼向前(图 32)。

右臂内旋向内转腕拳面转向下,不停用力缓缓向下顶按直至右臂伸直,拳心向后,拳眼向左,眼看右拳(图 33)。
右臂外旋,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旁,拳心向上,眼向前看(图 34 同图 32)。

本节功左右两拳交替,各做三遍,再收式,还原成立正姿势,早晚各一次。
要领:
(1)本节功法的呼吸必须要与两拳用力的动作相协调,推顶拔带时吸气,内收挤压时屏气,向下顶按时呼气,随之小腹胀满。
(2)本节功法用力方式同第二节苍龙运爪。用力持续,运行流畅,但可在劲力不断的基础上采用间歇而有节奏的方式一下一下地向前顶,再一下一下地往回拨,一下一下向内挤,最后抖动手臂用力缓缓向下栽拳。
作用:本节功能增长气力,坚实肌肉,强筋壮骨。
意念:本节功,行功日寸可想象以拳用力抵顶千斤铁磙,一下一下地向前滚移,再拴以绳索,以拳用力将铁磙,一下一下地往回拨拉,最后栽柱拴牢以防滚动。整个动作劲力不断,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以力带气,是增加内力的好方法。
第四节野马追风(火手)
起势,身体立正,松静自然,下颏内收,肩臂松垂,两手贴于两大腿外侧,掌指向下,眼向前看(图 35)。
左脚向左横开一大步,同日寸左臂反手向左向上挥去,左手高与肩平,左臂伸直,五指极力张开,掌心内凹,眼看左手(图 36)。
上动不停身体急速左转,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在后用力蹬直成左弓桩步,同时右臂顺手由右向左向上向左手扇掌,当两掌相近时骤然停住,不使两掌相合,两掌距离约五至七寸,手心相对,两手拇指向上,掌心内凹,五指极力张开,两臂伸直,眼看两掌(图 37)。
上动不停,两掌于身前迅速下沉切掌,两臂微屈,两腕向上屈起,掌心仍相对,眼看两掌(图38)。
上动稍停,身体向上立起,并右转,两腿挺直成开裆,右臂顺势反手向右向上挥去,右手高与肩平,右臂伸直,五指极力张开,掌心内凹,左手垂臂于身体左侧,掌指向下,眼看右掌(图39)。
上动不停,身体急速右转,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在后用力挺直成右弓桩步,同日寸左臂顺手由左向右向上向右手扇掌,当两掌相近日寸,骤然停住,不使两掌相合,两掌距离约为五至七寸,手心相对,两手拇指向上,掌心内凹,五指极力张开,两臂伸直,眼看两掌(图 40)。

上动不停,两掌于身前迅速下沉切掌,两臂微屈,两腕向上屈起,掌心仍相对,眼看两掌(图41)。
身向左转,两臂下垂,两手贴于两大腿外侧,左脚收回向右脚并拢,两腿蹬直,眼向前看,还原成起势立正姿势(图 42 同图 35)。
本式功法左右各做三遍,早晚各一次。
要领:本节功法呼吸要与发力动作相配合,做到合掌时吸气,呼气时切掌,桩步须沉稳,发力要迅速,整个过程上下配合,不可散乱。
作用:坚实肌肉,强筋壮骨,增强腿部力量,锻炼两掌速度,提高双掌功力。
意念:本节功法势同野马脱缰,快如闪电,疾似旋风,使两掌内力能迅速发挥。
第五节罗汉争力(土手)
起势,身体立正,松静自然,下颏内收,肩臂松垂,两手贴于两大腿外侧,掌指向下,眼向前看(图 43)。
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脚平行站立,稍比肩宽,意守丹田,提肾缩肛,舌低上腭,足心内涵,颈向上拔,头项端正,畅胸收腹,呼吸自然,两臂下垂,掌指向下,两眼向前半视(图 44)。
呼吸调定,五指尽力张开,掌心内凹,两手直臂向前向上举过头顶,两手心相对,相距同肩宽,手指向前,眼向上看,同时吸气,直贯两手劳宫穴(图 45)。
上式稍停,两腿骤然下蹲成马步桩,两手随之迅速由上向身前劈下,两手心仍相对,相距同肩宽,手指仍向前,眼看双掌同时呼气,气沉丹田,领气至掌侧(小鱼际处)(图 46)。

两腿直立,左脚向右脚并拢,两臂松垂,两手仍贴于两大腿外侧,掌指向下,眼向前看,还原成起势姿势(图 47 同图 43)。
本节功法须连续做三遍,早晚各一次。
要领:罗汉争力势要求丽臂上举时,动作要缓慢,吸气应深长,以利于双掌蓄气。两掌下劈日寸要力疾势猛,呼气要粗短,并发出哼声以助两掌之发力。
作用:坚实肌肉,增长内力,强筋壮骨。
意念:罗汉争力势行功时可以想象力士打夯,双手将夯举过头顶,再向地下用力砸去。
说明:练习内壮功,五节功法必须要按书中顺序一气练完,方可收式。每节功练三次的说法,是指一般练习者所言,如身体健壮悟性好,或有一定武术基础者,则以每节功练六次为宜,因内力的增长与练功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所谓强度即是运动量。练功强度过小,则身体没有反应,劳而无功。练功强度过大,则易产生疲劳,影响情绪,得不偿失。所以练功强度应以练功者的体质、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定,不能强行一致。
书中所言,每节练功次数,在此仅供参考而已。
“五毒手'功法第二部分--“外壮功”
“外壮功”是以雄厚的内功为基础,用意念以五种不同的手型,进行排手训练的一种方法,武林中俗称“五行练手法”.它既可使练功者的内力得到增长,亦可测试出练功者的功力深浅。讲究用意,要求做到意到气到力到,切忌不带意念地蛮干猛练。
“外壮功”练法介绍如下,练功前先备千层粗糙草纸,用红布缝制,做成排手功垫,平放于坚实
的杂木凳或石礅之上。高度约与小腹平齐,练功者调整位置于凳前站立,准备练功。
第一节:将军拍案
预备式: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足心内涵,于凳前站定。两臂下垂,两拳紧握分置于两大腿外侧,
拳眼向内,拳心向后,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头项端正,呼吸自然,眼向前看(图47).左臂由左侧向上举起,同时吸气,左拳变掌五指极力张开,掌心内凹,向上提至左侧上方,
膀臂伸直,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右拳仍垂臂于右侧未动,眼看左掌(图 48).上式不停左掌居高
临下,猛然下拍在练功垫上,左臂微屈,五指张开,掌心内凹,同时两腿微蹲,气沉丹田,右拳仍
垂直臂于右侧,眼看左掌(图 49)。两腿直立,左掌握拳仍垂臂于身体左侧,拳眼向内,拳心向后,右臂随之由右侧向上举起同时吸气,右拳变掌,五指极力张开,掌心内凹向上提至右侧上方,膀臂伸直,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眼看右掌(图 50).上式不停,右掌居高临下,猛然下拍于练功垫上,右臂微屈,五指张开,掌心内凹,同时两腿微蹲,气沉丹田,眼看右掌(图 51).将军拍案式,两手左右交替,各排打十次。
要领:练功时精神要集中,手臂上举,要向上领气,吸气使气贯劳宫穴,向下拍击时呼气,气沉丹田,要注意提肾缩肛,舌抵上腭,口中并发出“哼”声,以助内力的发挥,全身肌肉要缩紧。
作用:增长双掌内力。
意念:练功日寸要富于想象。一掌拍下,犹如将军发怒,有气吞山河之势,以使手掌产生巨大的震力。
第二节力士神鞭
预备式: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足心内涵,于凳前站定.两臂下垂,两拳紧握分置于两大腿外侧,
拳眼向内,拳心向后,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头项端正,呼吸自然,眼向前看(图
52)。右拳垂臂干右侧未动,左拳变掌,五指张开,经身前向右成弧线,向右侧上方举起,左臂微屈,掌心向内,同时吸气,引气上行,气贯劳宫穴,眼看左手(图 53).上动不停,左臂上扬,左手
迅速由右向上向前以手背猛击在练功垫上,左臂伸直,五指张开,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同时两
腿微蹲,气沉丹田,呼气,眼看左手(图 54).两腿直立,左手握拳仍垂臂于身体左侧,拳眼向内,
拳心向后。右拳变掌,五指张开,经身前向左成弧线,向左侧上方举起,右臂微屈,掌心向内,同
时吸气,引气上行,气贯劳宫穴,眼看右手(图 55).上动不停,右臂上扬,右手迅速由左向上向
前以手背猛击在练功垫上,右臂伸直,五指张开,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同时两腿微蹲,气沉丹田,呼气,眼看右手(图 56).力士神鞭式,两手左右交替,各排打十次。

要领:本式呼吸方式是采取吸长呼短的方式进行,两手交替摆开,不停地反手摔打在练功垫上,好像两条皮鞭不停地有节奏地向前向下抽击。
作用:增强手背的抗击打能力。
意念:本功动作,犹如力士发威,两手执鞭,左右反抽,响声震天,以提高练手兴趣。
第三节金豹探爪
预备式: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足心内涵,于凳前站定。两臂下垂,两拳紧握分置于两大腿外侧,
拳眼向前,拳心向内,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头项端正,呼吸自然,眼向前看(图
57).左拳变掌向前向上向头前上方举起,五指屈曲成虎掌,左臀微屈,掌心斜向下,同日寸吸气,领气上行,贯向掌指,眼看左掌(图 58).上动不停,左掌以五指指尖向下迅速戳捣在练功垫上,掌心涵空,左臂微屈,同时呼气,两腿微屈,气沉丹田,口中发出“哼”声,眼看左掌(图 59).两
腿伸直,左手握拳仍垂臂置于身体左侧。右拳变掌向前向上向头前上方举起,五指屈曲成虎掌,右臂微屈,掌心斜向下,同时吸气,领气上行,贯向掌指,眼看右掌(图 60).上动不停,右掌以五指指尖向前向下迅速戳捣在练功垫上,掌心涵空,右臂微屈,同时呼气,两腿微屈,气沉丹田,口中发出哼声,眼看右掌(图 61).金豹探爪式,左右两手交替一上一下不停地戳捣在练功垫上,势同金鸡啄米,两手各戳捣十次。

要领:本节功法意念全在五指之上,练习时由轻至重以防触伤手指,呼吸要与动作相协调不可忙乱。
作用:增强两手手指功力。
意念:金豹爪利能穿牛腹,练功时引以自比仿。
第四节野马扬蹄
预备式:两脚开立,稍比肩觅,足心内涵,于凳前站定。两臂下垂,两拳紧握分置于两大腿外侧,
拳眼向前,拳心向内,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头项端正,呼吸自然,眼向前看(图
62).左拳屈臂向前向上向左侧上方举起,咯高于头,拳心向右,拳眼向后,同日寸吸气,意在左
拳,眼向前看(图 63).上式稍停屏气,左拳骤然向身前砸下打在练功垫上,左臂微屈,拳眼向前,同时呼气,口发“哼”声,两腿微蹲,气沉丹田,眼看左拳(图 64).两腿伸直,左拳回收,仍垂臂
于身体左侧,握紧拳心向内,拳眼向前。右拳随之屈臂向前向上向右侧上方举起,略高于头,拳心向左,拳眼向后,同时吸气,意在右拳,眼向前看(图 65).上式稍停屏气,右拳骤然向身前砸下,打在练功垫上,右臂微屈,拳眼向前,同时呼气,口发“哼”声,两腿微蹲,气沉丹田,眼看右拳(图 66).野马扬蹄式,左右两手交替各击打十拳。
要领:练功时精神要集中,拳要握紧,气要贯足,打击时,由轻到重,以防手臂损伤。
作用: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以力带气,增强两掌的打击和经受反作用力的能力。
意念:野马性烈奔跑如风,蹄腿劲力,无以伦比。练功时示以扬蹿之势,以显其力.
第五节斧劈华山
预备式: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足心内涵,于凳前站定。两臂下垂,两拳紧握分置于两大腿外侧,拳眼向前,拳心向内,畅胸收腹,提肾缩肛,舌尖顶抵上腭,头项端正,呼吸自然,眼向前看(图 67).左拳变掌,屈臂上提至左侧上方,咯高于头,五指张开,掌心内涵,同时吸气,气贯左掌,眼向前看(图 68).上式稍停屏气,左掌迅速下劈,打击在练功垫上,左劈微屈,五指错开,掌心向右,掌指向前,同时呼气,只发哼声,两腿微蹲,气沉丹田,眼看左掌(图 69).两腿伸直,左掌握拳,仍垂臂于身体左侧,拳眼向前,拳心向内。右拳变掌随之屈臂上提至右侧上方,略高于头,五指张开,掌心内涵,同时吸气,气贯右掌,眼向前看(图70).上动稍停屏气,右掌迅速下劈,打击在练功垫上,右臂微屈,五指错开,掌心向左,掌指向前,同时呼气,口发“哼”声,两腿微蹲,气沉丹田,眼看右掌(图71).斧劈华山式,两手交替,左右各击掌十次。

要领:劈掌日寸,掌侧着力(小鱼际部肌肉收紧)五指错开,以防掌骨损伤。
作用:增长掌击力量。
意念:想象斧劈华山之势,以增长两掌的砍劈力量。
说明:“外壮功”排手的练习,必须要经历一番刻苦的训练,要坚持不懈地逐节练习,不可急于求成,打击力量由轻到重,逐步加大,以免训 l 练时手臂受损,影响练功进度。
练手时,必须要带意念练习,富于想象,发声助力,身稳气沉,使两手臂之内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运动的强度,初练时以每节每手各练习 10 次为宜,以后每周各节增加两次,百日为限,使手臂力量得到不断地增长,双手的硬度也随之增强。
在手臂力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亦可采用单手逐节单次的方法来排手。即用拍、摔、戳、擂、劈等五种打击形式进行单次循环,周而复始地训 l 练,以提高手掌发力时不受手型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要单纯地追求增加排手次数,要多增加一些辅助功法,如石锁、石担、捺地龙等的训练,以增加臂力,提高手掌的打击能力。
第三部分 --练功必备固手药酒秘方
五加皮(4 两),伸筋草(2 两),穿山甲(2 两),追骨风(2 两),寻骨风(2 两),落得打(2 两),土公蛇 (1 条),乳香(1 两),没药(1 两),斑蝥虫(40 个),木瓜(2 两),钩藤(2 两),当归(2两),石斛(2 两),僵蚕(2 两),虎骨(2 两),生草乌(2 两),桑皮(2 两),蜈蚣(8 条),麝香,麝香昂贵,药性只攻不守,为止痛治伤良药,不可浸酒同用,以备急需。原方有,顾录之。
泡制方法,将上约 20 味药备齐,放入瓶罐里 ,再注入 65度左右的白酒 10 斤,密封
浸泡,笔者以为可以按比例,相应的减少药与酒的用量,。一周后即可用了,时间逾久则越佳。
用时边用边兑,以总计 15 斤白酒为限,以免酒色稀释减低药力。用完后的药渣不可丢,捣烂后用以敷贴损伤,外伤皮破流血的不能用,以免中毒,可消肿痛,奇效无比。
说明:
1、该药方有毒性,严禁内服入口,另外手上有伤口时暂时别用,以免中毒,正常练习
可以用之。
2、五毒手练成后威力无比,可刚可柔,且皮肤柔嫩,肌肉绵软,全赖药酒的通经活络,强壮筋骨之效力也。
3、次功不仅可以用于强身制敌,也可用于伤科治疗,按摩点穴。摸,提,按,点,推拿之法,往往可手到病除。
4、验功方法,先将砖头垫于千层厚纸下面,一掌击下,视砖的损坏程度,纸张厚者能碎砖,则功夫较深,反之功夫较浅,还要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