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年, 张辅等名将尚在, 却20万精锐尽毁
相关推荐
-
皇北京被捉走了,明代为什么没有上演南迁大戏?
本 文 约 529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蒙古的复兴 蒙古帝国虽然逐渐瓦解,但其后裔在此后的世界历史上仍然长期发挥重要影响,甚至在15世纪前后,一度迎来了复兴.14世纪中期,在中亚地区, ...
-
面对瓦剌鞑靼,永乐帝也曾惨遭失败,明英宗或许败得不冤
洪武朝八次北征最后一次是1396年,过了11年因为朱棣使臣出使蒙古被杀,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鞑靼阿鲁台,是由第一功臣淇国公邱福,加上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五人帅军北征.这里邱福是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朱棣见此 ...
-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结局如何?五大名将战死,10万精锐全军覆没
永乐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来到了北京. 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 第一件是确定他和徐皇后的百年归宿地,即选定陵址. 经过著名风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择取了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 ...
-
韩信最狠战术,仅用一万新兵打败20万精锐,后世欲效仿却无人敢用
背水一战,指的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这可是兵家大忌,因为一旦失败,根本没有退路.然而当年韩信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战术,才能用区区1万多新兵战胜了对方20万大军,最后"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于泜水上, ...
-
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是如何反败为胜,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战,没有之一: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可以说,双方都把这一战当作了赌国运的一战.赵国的直接参战兵力高达四十五万左右,而秦国的直接参战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余万,双方加起来已经超过百 ...
-
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孝成王幡然醒悟,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战,没有之一: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可以说,双方都把这一战当做了赌国运的一战.赵国的直接参战兵力高达四十五万左右,而秦国的直接参战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余万,双方加起来已经超过百 ...
-
契丹部族的崛起之战,用一个假使者,骗杀幽州燕军数万精锐
唐天复元年,初登契丹部可汗之位的痕德堇可汗,看着帐内群情激昂的酋长.将领们,最终下定决心,将部落的军事权力交给了大家最信任的那个年轻人--耶律阿保机. 自此,契丹开始踏上了崛起之路. 此时的契丹部族上 ...
-
【每天老照片】--9869--二战中,德国的“生命源泉”计划 :4年制造出20万婴儿
众所周知,二战中的德国制定过许多疯狂无比的计划,而在这些计划中,可以算在臭名昭著这个词里面的当属"生命源泉"这个计划.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非常强,而当时的德国头子更是一再强调日耳曼民 ...
-
明朝大军一开始所向披靡,为什么土木堡之战不堪一击?
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朝和宋朝有一定的相似性,明朝和宋朝的皇帝都曾被游牧民族俘虏过.土木堡之战击碎了明军强大的外壳,显露出内部的不堪一击.宋太祖赵匡胤,跟明太祖朱元璋两个人虽然出身不一样,但成为皇帝之后, ...
-
土木堡之战:被忽悠的明英宗,押上大明王朝作赌注
在朱明王朝的历史上,征伐之后果除了生灵涂炭,皇室之损耗也远不止浪费国库里的银子.除了明朝末年的几场改朝换代的定鼎之战,在大明王朝两百七十六年的国祚中,最惊心动魄的战役当属"土木堡之战&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