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的过片和转折
相关推荐
-
谁人陌上吟,唱尽凉风游,不知爱恨为谁留,凭将相思绣。
红尘中最美的相逢 谁人陌上吟,唱尽东水流,不知江面为谁皱,孤留西月楼. 谁人陌上吟,唱尽西月楼,不知红烛为谁瘦,望眼杏花头. 谁人陌上吟,唱尽杏花头,不知落蕊为谁收,满城飞絮愁. 谁人陌上吟,唱尽飞絮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 ...
-
柳永最瑰丽的千古佳作《蝶恋花·蜀锦地衣丝步障》,用七个字"鸳鸯绣被翻红浪"写尽人间欢愉
柳永,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柳永的词,往往很大胆,他敢很直白地写出男女之间的情感,将笔触伸到平民女子的内心世界,诉说她们内心的苦闷和愁怨. 今天,我们一起来 ...
-
浅谈词艺术的审美特性 月洗寒箫 2021.01.15
一首好的词应该是什么样子,判定一个作品像词.是词.填得好与填得不成功除了朦胧的感觉外,有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定尺度?词在体裁上特征显著,包括独特的句式长短.句法节奏,平仄韵律等等.只要这些方面符合要求 ...
-
浅谈词的起源、诗与词的演化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清宋翔凤<乐府余论>云:"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说明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其别称很多: 乐府:词最初 ...
-
浅谈词的写作(五):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规律基本上是继承了律诗的规律.语言上也是一个双音词或一个双音词组为一个节奏单位.尤其是五.七言句子的平仄,与律诗的平仄基本相似.但句与句之间却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的"粘& ...
-
浅谈词的写作(七):初学填词常见错误
初学填词者事先应熟悉欲填之词牌,只有词牌的句式.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的要求都握了,再动手填之,否则会出错. 比较普遍,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凑字数.句数,而不问平仄.句式.有的把一字领的 ...
-
浅谈词的写作(六):词调
一般都是按照清朝毛先舒的划分方法分为三类,即小令,中调,长调.他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虽然机械,也不科学,但已是约定俗成的事.张炎在<讴曲旨要>中说 ...
-
浅谈词的写作(三):词的句式
律诗和绝句只有五言,七言之分.而词则除了极少数象<生查子>.<玉楼春>等的句式整齐外,其他的则是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 一字句.一字,二字,三字句,统称短句.八字以上的句子为 ...
-
浅谈词的流畅
浅谈词的流畅 我们大家都知道诗词就是用凝练.高雅.含蓄蕴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感情以及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认识. 诗词用语的凝练.高雅.含蓄蕴藉是诗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 但我今天主要说的是诗词 ...
-
浅谈词的对仗及省略、倒装
词使用对仗比较广泛,比较灵活.词的对仗在格律上宽严不一,大致分三种: 1.律对. 相当于律诗的"工对",句式.语法.词义.平仄都相对,避同字对.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周宏康原创丨悲愤世界中的雄阔与凄婉——浅谈稼轩词意象的美学特质
悲愤世界中的雄阔与凄婉 --浅谈稼轩词意象的美学特质 文/周宏康 南宋词人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豪放词宗的代表性旗手.他创作并流传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千百年来隽永不衰.辛弃疾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