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阴出下窍

(0)

相关推荐

  • 口臭(任之堂)

    ​ 枇杷叶15 代赭石 15连翘 15苦参6川芎6 薄荷 3艾叶6 上方随症加减. 此方的关键是"降浊",胃气以降为和,当浊气下降,口臭自然就好了.简单地分析一下本方: 方中的枇杷 ...

  • 3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口臭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3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口臭的治疗 作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通下水道的故事--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有一段时间,家里厕所经常有臭味,窜得满屋子都是,让人心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qu ...

  • 《医路指迷》:浊阴出下窍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64  浊阴出下窍 木香姨刚从深圳回来时,头痛到要炸裂,压力大,身体差,结果口苦咽干目珠红.太宝只做了三天,她就惊叹,未有如此好睡眠,能睡也能沉 ...

  • 《黄帝内经》讲道:“浊阴出下窍”,痰湿属于浊阴,必要从下窍排出

    <黄帝内经>讲道:"浊阴出下窍",痰湿属于浊阴,必要从下窍排出. 再往后便是茯苓和竹茹,茯苓健脾渗湿,竹茹清热化痰,待上面半夏和陈皮把痰化掉后,变成比较容易排出来的湿浊 ...

  • 清阳出上窍  浊阴归下窍

    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万物由来.变化的论述方式.阴阳哲学不仅是中医学理论的建构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在<素问>中,论述阴阳理论的地方很 ...

  •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上. 昨天在同一时辰所拍的地面与天上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你看地面湿漉漉的,下着毛毛细雨,阴雨绵绵:而当乘飞机穿入万米之高的天空,那呈现的却是 ...

  • 阴味出下窍

    酸苦涌泄为阴 张景岳: 味为阴故降 气为阳故升 阳为气 阴为味: 气无形而升,故为阳 味有质而降,故为阴 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清阳为天 浊阴为地 清阳以为天 浊阴以为 ...

  • 中医讲《素问》中,“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究竟有何依据

    04:56饮食失宜伤害的"六腑",住处潮湿伤的"筋脉",究竟有何依据安徽卫视健康大问诊  1.7万次播放 08:00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 ...

  • 头晕8年,浊阴窃机阳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02天. 一位来宾的阿姨,反复的头晕8年,非常的痛苦,跑偏省城各个医院,输液,打针,治疗后没有见效,还是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