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慢慢消失的工作......

公司办公大楼里面有一部电梯,平时拉货,有时拉人。
不过和其他常见电梯不一样的是,里面始终有一位负责开电梯的阿姨。四十来岁,身材不高,一头短发,脸上基本都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眼神从来不会和你有任何交流。每次碰到,对话都是极其简短,“几楼?”,“25楼”,仅此而已。然后就是默默无言的站立一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香水味,多多少少冲淡了一点电梯中原本有些发霉的陈旧气息。
下一位进来,“几楼?”随便一个数字,继续陷入一片沉默。
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一句话,“几楼?”然后在仪表盘上按下某个数字。
现在是2019年,很好奇大楼物业是怎么考虑的,她又是怎么想的。
前不久有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提高通行效率,到今年年底,国内高速公路将大幅取缔人工收费站,ETC将承担90%以上的收费任务。一时间,来自各家银行的推销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大家都在抢占这一块儿大蛋糕,原本几百乃至上千元的ETC读卡器也放下了身段,变成免费赠送,需要的只是办理一张信用卡而已。
于是每次开车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时候,看着人流愈见稀少的人工通道,都会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那时初中毕业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上高中,考大学,另外一条路是上中专,进职校。由于中专三年后就能开始工作,更重要的是当同龄人还在要靠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时候,中专毕业生已经开始赚钱,所以一时间好中专的录取分数几乎和重点高中不相上下,炙手可热。
我选择了高中-大学的这条路,而邻居兼好友则选择了中专,而且是当时最热门的一种,因为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进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月收入已经和她父母不相上下,虽然她当时的成绩进高中毫无问题。大家至此分道扬镳,多年以来的联系断断续续,直到去年听说她还在原来的岗位上,负责管理一个小团队。
这条新闻出来之后,很想打个电话给她,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的齿轮再往前拨几圈。
那个时候每天要坐公交车上下学,还是那种长长的巨龙公交车,印象中每次都是挤得像沙丁罐头一样,无论春夏秋冬。每辆车的配置都是一个司机加一个售票员,司机师傅没啥印象,售票员的大嗓门倒是印象深刻。卖票,查票,报站,维持车厢秩序,有时候还得帮司机师傅协调外部交通。通常的装束都是一个斜挎包,一个花花绿绿的票夹,有的时候拿着一面小旗儿,有的时候拿着一个扩音器,整个车厢里最威风的就是这些阿姨了,之所以对她们印象很好,是因为她们一向很照顾我们这些脖子上挂着月票的小不点儿,看到我们总是拉到自己的工作台附近,让背着大书包的我们多多少少可以站的舒服一点。
然后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无人售票公交车来了。
更强的动力,更新的设施,更好的乘坐体验,只是车里只有司机,再也没有售票员了。
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些热情的大嗓门阿姨。
2008年皮克斯出了一部新电影,《WALL·E》,国内一如既往的偷懒翻译成《机器人总动员》。
有人把它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爱情片,EVA和WALL·E,发生在两个机器人中间的爱情,非常感人,除了看到片子最后当人类终于出现的时候,有点……瘆人。
一个个白白胖胖的人形生物体,脸上挂着人畜无害(实在不好意思用白痴来形容)的笑容,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吃喝拉撒睡基本靠几根管子就可以解决,剩下的时间就是打游戏,如果你想用混吃等死或者行尸走肉来形容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自己管理机器人,从生到死,方方面面,完全可以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在电影中,人类的所有存在意义,就是表面上,理论上,形式上的“主人”,如果机器人不把那几根管子拔掉的话。
20年后,美国人又拍了一部电影,这次不是动画片,是一部纪录片,讲了一个中国人到美国开工厂的经历,片名就叫做《美国工厂》(参见拙作,《美国工厂》说得可不仅仅是一家工厂那点事儿
片子拍得很理智的同时很精彩,不过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五分钟。无法无天的工会,无处不在的文化冲突以及看上去似乎已经令投资人无能为力的低效,终于使得这个玻璃大王做了一个很简单但是绝对有效的决定:
上机器人,越好越好,越多越好。
不要人了,不管是美国工人,还是中国工人,都不要了。
什么样的工作正在慢慢消失?
制造业流水线上所有的工人,一个生理意义上的工人再能干也比不过一个机器人,这已经是被电子产品行业,汽车制造行业,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诸多危险行业所验证的事实,我们所讨论的无非是下一步会走多快而已;
不要以为只有看上去只有工业才会如此,农业一样是相同的命运。未来的农业模式,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工业。所谓的田园牧歌,恐怕在不太远的将来只能作为一种旅游景点来存在于世了。
所有的窗口服务型行业,就像高速公路收费站一样,被机器取代是分分钟的事儿,这里甚至都不需要机器人,只要一个传感器就足矣,因为这份工作的技术含金量实在是太低了。遍布大街小巷曾经手握大权的停车场收费管理员,恐怕过不了几天,也就可以放在历史博物馆里面了吧。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无人驾驶的高速发展,很快将会使得公交车不仅没有售票员,而且不再需要驾驶员,同理,大卡车,小汽车,出租车,以及延伸看来,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将面临这样的变革。
互联网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出现,当机器人已经可以打败象棋高手,国际象棋高手以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被击败的围棋高手后,将来谁来教育人类下一代,或许已经可以提上日程来仔细考虑了。不信的话,去看看身边的零零后,壹零后,他们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来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而这一切在二十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老师如此,那么医生又如何呢?没有情绪波动,海量数据支持,不怕加班,不怕出差,二十四小时待命,随时在线,多么好的素质呀,医生如果不能幸免,那么警察乃至与军队呢?服从命令听指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简单高效,便宜好用,还有比机器人更可靠的资源吗?既然警察和军队都已经这样了,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也就不用再客气了吧?
然后,我们又回到了《WALL·E》里面,哪个时候谁来替我们拔管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