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曹正与禁军(《水浒璅语》之二十六)
相关推荐
-
十恶不赦的高俅结局如何?“现世报”在他这里根本不起作用
从制度上来看,北宋负责调兵遣将的机构是三衙,在其中担任长官的通常是武将. 北宋末期,三衙的最高长官是何许人也? 这人我们并不陌生,<水浒传>开篇发迹的"大反派"高俅. ...
-
水浒传:谁造就了林冲可怜人生?权力的诱惑,林冲的心太贪了
林冲堂堂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为何人生越走越窄,越走越可怜? 有的读者认为:封建制度造成了林冲可怜的人生,专制制度之下,法律和道理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看似不错,实际没用! 有的读者认为:林冲交友不慎, ...
-
林冲究竟有没有出卖鲁智深?
文/慈老湿 "林冲是否出卖了鲁智深", 几乎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性拷问,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性命,并一直护送他沧州, 两人分别后, 林冲的一句"这个直 ...
-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他其实很虚荣
(注:本文是对小说<水浒传>情节的讨论,所引材料均源自小说原文,与史书记载无关.)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一百零八人中排名第六.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超群. 可是读者对他的印象中,武艺超 ...
-
林冲、武松、鲁达3人都曾在大宋朝廷为官,论官职,哪个更厉害?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独辟蹊径,首次以歌颂农民起义的模式,洗去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农民起义者残酷压迫下,泼在他们头上的脏水.施耐庵在对人物角色的个性以及故事的生动诠释,使得每 ...
-
林冲,高级工薪阶层的典型(水浒众生相)
林冲的故事相信列位您都了解一些,本来带着老婆出来玩,老婆去上香,他没事闲逛,正好看到鲁智深大显神威,两个人一见面,鲁智深跟林冲他爸爸还认识,两个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到这儿林冲觉得这一天阳光明媚,心 ...
-
常明:打渔杀家(《水浒璅语》之十五)
<打渔杀家>这个戏是秦腔和京剧的名篇,因为在旧时候脍炙人口,所以评论家里的老先生们都不屑于介绍它的情节. 蒋采蘋绘<打渔杀家> 但时值今日,读<水浒传>原文的尚少, ...
-
常明:史进对少华山的价值(《水浒璅语》之三十六)
<水浒传>开篇是史进结义少华山的故事,少华山上的朱武和杨春对史进使出计策,让他放了跳涧虎陈达,并且和他们来往.但当史进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强行留下史进,反而任由史进到陕西延安府去. ...
-
常明:姓潘的坏女人(《水浒璅语》之十六)
END <水浒>里有四位出轨的妇女,两位姓潘,一个是潘金莲,一个是潘巧云. 黄永玉绘潘金莲 同样是姓潘的坏女人,潘巧云的名字远远没有潘金莲响亮.但潘金莲和潘巧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过去讲&l ...
-
常明:关于田连元《水浒全传》评书的一点回忆(《水浒璅语》之四十二)
2015年,田连元先生的<水浒全传>的评书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五本,全部用口语写成,反映了先生说书的原貌,也让我这自幼听先生说书的老书迷回忆起童年时听书的日子. <水浒全传 ...
-
常明:《水浒传》的成书刍议(《水浒璅语》之四十)
我们这里所做的<水浒传>的成书研究,并非探讨<水浒传>版本的演变,或通过<水浒传>现存的繁简版本的不同来考究每一个版本故事的区别.而是通过<水浒传>不同 ...
-
常明:袍带与短打(《水浒璅语》之三十九)
自来说书,有世情.棍棒.神魔.讲史四部.棍棒一类又有袍带和短打的区别. 所谓短打,类似于今天的武侠,写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夫,环境是江湖上的行侠仗义. 所谓袍带就是写两军阵前,两员武将之间的捉对厮杀 ...
-
常明:谁在反对招安?(《水浒璅语》之三十八)
公元1120年10月3日,正值重阳,梁山一百零八人在排定座位后的五个月后共庆佳节.在山寨里排行第77位的铁叫子乐和唱起宋江的新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quo ...
-
常明:祝彪改制与祝家庄血案(《水浒璅语》之三十五)
在祝家庄与梁山的这一场对决中,毫无疑问的,梁山的军事实力和军纪问题--主要是对李逵的约束不利且没有惩罚--是导致祝家庄血案的直接原因. 周京新绘<水浒之祝家庄> 但这个原因其实是外在的,假 ...
-
常明:从杂剧到小说——李逵的形象演变(《水浒璅语》之三十四)
虽然李逵的故事是在大闹江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李逵下山才是他正传的起点.<水浒传>刻画其他的主人公都是写他们上山的原因,只有写李逵是写他下山的经历. 方成绘李逵 自<水浒传> ...
-
常明:潘金莲道德的沦丧之路(《水浒璅语》之三十二)
潘金莲从一个抗拒清河县大户强暴的贞洁烈女到成为谋杀亲夫与西门庆日夜宣淫的"淫妇"之间曲折的过程,被<水浒>的作者处理得十分真实.可信. 其间最致命的关键是潘金莲对武松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