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打渔杀家(《水浒璅语》之十五)
相关推荐
-
【水浒】37、先分析下曾头市事件的大背景
曾头市篇·先捋捋关系 说到曾头市,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曾头市.这里的"市"不是城市的意思,指的是商业街,跟快活林是一个性质. 其实在古代,"市"在我们传统的行政单 ...
-
水浒传:藏在阮氏三雄名号背后的秘密,看懂就知阮老大他们咋没了
杨角风谈水浒第49期: 杨志押运的生辰纲之所以会丢,一方面是自己太作,谨慎过度,导致了物极必反.另一方面则在于吴用.晁盖他们过于阴险了,摸透了杨志一行人的底细. 而在夺取生辰纲的过程中,阮氏三兄弟又是 ...
-
最初七人中,吴用刘唐和三阮倒向宋江,唯有他一直忠于晁盖!
<浅说水浒>第073期(文/焦目)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左伯桃和羊角哀两兄弟,能立名天下:刘关张三兄弟,纵横天下,立功开国.兄弟少的时候,一切都好说,兄弟多了,便如瓦岗寨四十六兄弟,可以善 ...
-
常明:《水浒璅语》后记(《水浒璅语》之四十三)
这是一篇提前写完了的后记.正文还没结束,后记就开始有了. 也挺好. 几次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公开课选择讲<水浒传>?"我回答:"去年讲<呐喊>没 ...
-
常明:关于田连元《水浒全传》评书的一点回忆(《水浒璅语》之四十二)
2015年,田连元先生的<水浒全传>的评书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五本,全部用口语写成,反映了先生说书的原貌,也让我这自幼听先生说书的老书迷回忆起童年时听书的日子. <水浒全传 ...
-
常明:招安以后(《水浒璅语》之四十一)
田连元的评书<水浒全传>把梁山从聚义到接受招安这个过程非常详细,包括林冲和高俅之间的冲突,燕青和李逵在东京汴梁城里教训高俅的属下李虞候的喽啰,并且用李虞候取代了和宋江喽啰产生冲突的那个厢军 ...
-
常明:《水浒传》的成书刍议(《水浒璅语》之四十)
我们这里所做的<水浒传>的成书研究,并非探讨<水浒传>版本的演变,或通过<水浒传>现存的繁简版本的不同来考究每一个版本故事的区别.而是通过<水浒传>不同 ...
-
常明:袍带与短打(《水浒璅语》之三十九)
自来说书,有世情.棍棒.神魔.讲史四部.棍棒一类又有袍带和短打的区别. 所谓短打,类似于今天的武侠,写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夫,环境是江湖上的行侠仗义. 所谓袍带就是写两军阵前,两员武将之间的捉对厮杀 ...
-
常明:谁在反对招安?(《水浒璅语》之三十八)
公元1120年10月3日,正值重阳,梁山一百零八人在排定座位后的五个月后共庆佳节.在山寨里排行第77位的铁叫子乐和唱起宋江的新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quo ...
-
常明:梁山好汉排排看(《水浒璅语》之三十七)
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不在于必然的正邪对立,而在于偶然的因缘际会.以梁山群雄的聚义来说,便是充满了偶然.除前文指出的高俅不能上梁山以外,其他被所谓被"梁山好汉"结果的"恶人 ...
-
常明:史进对少华山的价值(《水浒璅语》之三十六)
<水浒传>开篇是史进结义少华山的故事,少华山上的朱武和杨春对史进使出计策,让他放了跳涧虎陈达,并且和他们来往.但当史进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强行留下史进,反而任由史进到陕西延安府去. ...
-
常明:祝彪改制与祝家庄血案(《水浒璅语》之三十五)
在祝家庄与梁山的这一场对决中,毫无疑问的,梁山的军事实力和军纪问题--主要是对李逵的约束不利且没有惩罚--是导致祝家庄血案的直接原因. 周京新绘<水浒之祝家庄> 但这个原因其实是外在的,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