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民首领到制衡门阀士族的东晋能臣,此人却常被史家低估
相关推荐
-
郗鉴[东晋重臣、书法家]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郗鉴是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从小孤贫,但仍然博览经籍,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以儒雅著名.及后任赵王司马伦的掾属,但察觉到赵王有夺权篡位之心后就称病辞官. 永康二年(301年) ...
-
江东劲旅——北府兵的兴起与衰亡 白给了谁背锅
一 北府兵的组建 北府兵是一支主要由北方流民组成的军队.五胡乱华之后,北方许多人民不堪压迫,纷纷南下,即所谓"衣冠南渡",魏晋时期,京口实则仍是贫瘠荒凉之处,但有长江作为有效屏障, ...
-
王敦、苏峻之乱(7)门阀内战和平演变,十年大乱终见消弭
苏峻乱后,建康宫殿宗庙已被烧成了白地,温峤建议迁都到自己辖区的豫章,三吴豪族请求定都于会稽,打算趁此机会从北方高门那里抢走皇帝,双方争论比较激烈.(是时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温 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 ...
-
流民组成的北府军为何会战力爆表?
本 文 约 497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东晋南渡后,开国之君晋元帝并没有自己的军队,全靠琅琊王敦.王导兄弟的武装帮助其立国.来源/网络 南宋有着"词中之龙"美誉 ...
-
东晋权臣王敦为什么要还屯武昌(鄂州)
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为在江东士族默许和支持态度下,王敦一路轻松进入建康之后,为什么不坐镇中枢一步登天只坐拥天下呢?而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在晋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又"还屯武昌 ...
-
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纵有千军万马,也不得不依附于门阀士族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创造了以个人名义统一北方的奇迹(其余统一北方者都是大一统王朝或者割据政权).但曹操也是很可惜的,就是到了曹家的第四代,苦苦打下的基业,被司马氏篡夺了.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被后来称帝的 ...
-
[煮酒论史]古代门阀士族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他们为何会走向衰亡?
士族,是我国历史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它的前身是东汉时期以世家大族和名士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集团,由于察举.辟除等制度的存在,这些人以举主.门生及故吏等身份结成一种比较牢固的社会关系. 他们或在朝,或在 ...
-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士族提供了一块营养丰富的乐土。
黄巢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很多人把它当成推倒唐朝后期政权的起义军领袖,反抗腐败朝廷的英雄.但是从史书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黄巢显然是一个气性暴躁的杀人恶魔. 大图模式在旧唐书中,黄巢第一次攻 ...
-
从清河博陵崔氏的兴衰一窥中国门阀士族的衰荣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 ...
-
门阀士族的诞生和消亡,古代世家大族知多少
一.姓氏来源 先聊聊姓氏,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氏族,也可以理解为部落,不同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的地盘.什么叫部落?简单说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 比如张三他大爷爷.二爷爷.三爷 ...
-
从东汉到晚唐,纵横800年,中国十大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从秦到唐,虽然"封藩建卫& ...
-
东晋桓、庾、谢、王四大门阀士族留给鄂州的书法财富
桓氏家族中,桓温.桓玄等人,亦都擅长书法:其他家族如太原王等,也出现了一些书法人才. 庾氏家族中,有庾翼.庾亮.庾冰.庾怿.庾翼的书名一度在王羲之之上,甚至因为与羲之争胜而有"家鸡野鹜&qu ...
-
黄巢起义杀了800万人,称帝后却除掉了危害中国600多年的毒瘤——门阀士族特权
众所周知,宋江被逼上梁山,是因为一首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是压倒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宋江自然是心生反意,所以才会判他死刑.然而,宋江 ...
-
兴起于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为什么会终结于唐朝?与这个制度有关
关于古代官员选拔制度,鄙人曾写过三篇文章, 01-五分钟搞清楚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02-九宫格人才盘点,他是始祖 03-曹操曾被举孝廉 简单归纳一下,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化大致如下: 先秦世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