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荀子》有感

(0)

相关推荐

  • 他是唯一被赶出文庙的儒家圣人,小说剑来以他为原型

    一直爱看小说,网络小说也看过不少.但要论文笔,个人还是更喜欢作家烽火戏诸侯.看过烽火两部小说,发现此人应是熟知历史.在他创作的小说中,很多人物角色,在历史上几乎你都可以找到原型. 在小说<剑来&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社会由分裂向统一的发展,法家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吸取众长形成主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由荀子的法制萌芽到韩非子为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 ...

  • 荀子日课063丨洞悉本质,以简驭繁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开始<荀子日课>第63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褫 ...

  • 荀德麟的荀子礼法思想三议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二十三 荀子礼法思想三议 淮安市  荀德麟 荀子,作为战国末期最杰出的集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战国末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式 ...

  • 荀子极具开创性,自孔子后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洗礼后,各派思想被充分地扒开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再加上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逐渐走上了相互融合的道路.荀子在此时应运而出,兼容并包,批判和吸收儒.道.法.墨等诸 ...

  • 荀子“性恶论”视阈下的礼法关系( 散文百家·下旬刊)(李东升)

    2020-11-16 06:57:32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摘 要:荀子基于 "性恶论"以"心有征知"作为"化性起伪"的关键条 ...

  • 2000多年前的兰陵县令荀子对现在生活有什么启示?

    浅论荀子思想对当代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的启示 王善鹏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年儒学大师.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荀子年五十游学,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被尊称最为老师,后在春申君 ...

  •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1902年的深秋,还在维也纳新城陆军就读的卡卜斯以读者的身份给伟大的诗人莱内·玛利亚·里尔克写了一封信,里尔克真诚热忱地回复了这封信,从此他们便书信往来频繁,直至 ...

  • 20世纪最伟大诗人给青年诗人的信: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北岛荐读)

    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称<忠义水浒全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 ...

  • 【好诗伴读】青年诗人晴天的诗

    晴天的诗 ▌二十岁后,不再任性 时光在流逝中讲着动人的故事 留意一个玩笑 才发现已匆匆二十年 那些忧伤与欢乐的瞬间 都被岁月掩埋 回首凝望  很多人已不再 年轮在树墩上刻下印记 所有的生命不过是微笑的 ...

  • 爱是艰难的:重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电影<海上钢琴家>配乐 "爱,很好: 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 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 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 是最高的工作 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

  •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是我特别喜爱的一本小书,因为它很轻薄,所以出门旅行时我常把它塞进背包里.它的作者是德国诗人里尔克(1875-1926),是他三十岁时写给一位未满二十岁 ...

  • 【品读】杨强《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京邑从为客,耽诗觉有神 --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初见刘能英老师,是在2014年初夏赴南岳衡山参加一次诗友聚会上.那次旅游,刘老师对于我们80后晚辈 ...

  •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八封信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想再和你谈一谈,虽然我几乎不能说对你有所帮助以及对你有一些用处的话.你有过很多大的悲哀,这些悲哀都已过去了.你说,这悲哀的过去也使你非常苦恼.但是,请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些大的悲哀并 ...

  • 郑国柳: 读女儿的信有感

    一直以来  我只把玉雕事业  作为终身理想去追求  岂不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儿璞玉  陪伴  也是对孩子人生精雕细琢的过程  读女儿的信有感  文 / 郑国柳 2020年11月25日晚,女儿郑楠跟 ...

  • 河南周口特邀作家“李诗婷”诗词作品《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李诗婷作品 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前世孽缘须注定,含辛落泪育儿难. 栋梁虽贵贫庐抚,喜报连连合庆欢. 父母为孩甘舍命,晚年孤寂痛肠肝. 养崽自古要防老,谁料今生苦债还! <淡泊人生> ...

  • 贾浅浅|读父亲的信有感

    给女儿的一封信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