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学中医诊断》2.4. 1.问诊
相关推荐
-
外证不等于表证
<伤寒论>中常称麻黄汤证为表证,其功效谓解表,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常称桂枝汤证为外证,其功效谓解外,如"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 ...
-
《问汗是辨证诊断重要方法》肖春宏老师
<问汗是辨证诊断重要方法> [一]什么叫汗? 体内阳气蒸发津液经过汗孔到达体表的液体物质,叫做汗.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阳& ...
-
《百日学中医诊断》2.3. 问诊
问诊(一) 什么叫问诊?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四诊内问诊十分重要,如病人的发病过程,自觉症状,以 ...
-
《百日学中医诊断》2.4.2. 问诊
(6)问饮食.口味∶ ①渴.饮;主要是问渴与饮的关系. 口渴多饮(或称引饮);热盛伤津,可见外感热病的实热证,消渴病,或汗.吐.下等耗伤了津液. 渴不多饮;口渴而不想多喝水.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1 中医诊断学及其主要内容
一.中医诊断学概说 什么叫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就是中医用来诊断疾病.辨别证候.推断病情.给治疗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这个定义中讲的中医是指古代及前人发展流传下来的.有着二干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2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学中医是用来治病防病的,而正确的防治取决干正确的诊断,所以中医诊断学是防治疾病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3.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和原则
2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审查内外] 所谓内是指五脏六腑,主要是五脏;外是指外在的表现,如精神情志,起居活动,五宫七窍,躯干肢体等等.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蓿体,内外通过经络系统联系成-一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4. 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
◆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整个中医诊断学中都贯穿着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不掌握以上理论,便做不到辨证求因.入门以后,还必须研习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①【望神】
二.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身.内脏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必然会反映到五官 .四肢.体表等方面.所以<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③【常色和病色】
3.常色与病色 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即所谓有神气,有胃气.表示精神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病色;患者的面部色泽,失去常色,或晦暗枯稿,或鲜明暴露,或色不和协等等.因 ...
-
《百日学中医诊断》1.6. 四诊之一望诊④【望形态,姿态】
望诊(二) [望形态] 望形态是通过观察病人形体与姿态,来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 1.望形体 外形与五脏相应,五脏强壮的,外形般强健.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