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本来是一家——《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本义
相关推荐
-
《中庸》讲了什么?
<中庸>讲了什么? <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独立成书,并与 ...
-
《中庸》注释(四)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浑然在中,心无一物,称之为中.随其所发,皆合乎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
翟玉忠:儒道本来是一家
内容提要: 子思子之中庸,与道家.法家之无为,都是修齐治平之道,本质无二无别--皆从节制心欲始,最后至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天下太平. 喜怒哀乐"未发"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好恶,而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
儒释道本是一家
儒释道本是一家 儒释道其名为三,其道为一,形而下各有不同,形而上互相贯通.当学问做到融会贯通的时候,其讲经说法,教化世人也不过是因景设法,随物赋形罢了,至于所体悟的大道,又岂能用言语讲得出?其言语不过 ...
-
王阳明的“致良知”原来是和佛教圣典是相同的,儒释道本为一家
我们大家都知道王守仁,号阳明,人们又把他称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圣人."圣人"这个称号在中国古代只有孔子可以当得起.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 ...
-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释道本是一家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道的涵义有所不同.道家之道--自然之道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将道阐发为万事万物运动发展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仪式感让一切有了新的意义!揭秘佛儒道三大教派中的香学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宋代诗人苏轼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代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然而至今,茶的悠远依稀尚见,可那一缕香的温馨却渐行渐远...... 传统养生,丰富多 ...
-
【儒道释家】各个朝代的儒家代表人物介绍: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儒道释家] 各个朝代的儒家代表人物介绍: 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儒学自春秋战国以来,延续到清朝乃至现今.儒家思想的地位一直都是思想的中心,是思想界的主流 ...
-
《淮南子》与儒道两家人性论
先秦诸子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秦汉时期逐渐趋于融合.<淮南子>是先秦子学到两汉经学转折点上的巨著,上承诸子,下启经学,在各种问题上试图兼容诸子百家之长,综合而成"帝王南面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