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固涩剂>固崩止带>固冲汤
相关推荐
-
经典解析:《金匮要略》“从脾论治”法
<金 匮要 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 想,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系统地论述了杂病的病因病机和辨症施治,其治法,有从心.从肺.从肝论治者,但多从脾.从肾论治.由于"脾为后天之 ...
-
【益神汤:脾胃虚弱、啤酒肚、四肢乏力、嗜睡没精神】
脾胃虚弱会有什么症状呢? 中医说"升清降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通过升的功能把食物转化成的水谷精微,也就是后天之精,输送到全身各处,胃通过降的功能把食物糟粕和浊气从大肠排 ...
-
【食疗药膳】三根赤地乌龟汤,尤宜于肺脾肾虚弱,水湿运化不力、湿毒壅滞者
三根赤地乌龟汤 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2015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蓝森麟教 ...
-
经典气血双补名方,健脾养血安神调理失眠食欲不振!
脾在五行属土,在三焦中归于中焦,被称之为"气血生化之源".因为其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大责任,是为后天之本. 人从出生之后的不断成长都需要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则是需要通过食物来 ...
-
辨证论治(八六)
我们来看脾不统血证,什么是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统血无力,以致血溢脉外的一个证候. 因脾胃素虚,或脾胃因饮食所伤,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 ...
-
方剂歌诀详解——固冲汤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固冲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蛸五倍同, 茜草山萸棕炭芍,益气止血治血崩. [歌诀总括] 固冲汤能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主治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冲脉不固证,症见血崩或月经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牛直肠便秘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牛直肠便秘 田鸿义 第1页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古代名方)
[组成]大黄9克,牡丹皮15克,桃仁5克,冬瓜子30克,芒硝12克.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发热汗出,右少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尚未成脓者.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肠痈的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
[组成] 大黄12 丹皮9 桃仁12 冬瓜仁30 芒硝9 [功用]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病人时常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色黄,脉滑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盆腔包块
方一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 药物组成 毛冬青15g丹参15g败酱草15g 制剂用法 用20%复方毛冬青灌肠液lOOml保留灌肠.用灌肠器或50ml注射器注入直肠,保留时间1小时以上.每天1次,15次为1疗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消肿-大黄牡丹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大黄12克 牡丹3克 桃仁9克.瓜子12克 芒消9克 [用法]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拓展方剂运用的疆界——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组成是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功用为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症见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汗出.恶寒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临证发挥(学术与临床)
出自<伤寒论>的六味小柴胡汤在原文中主治邪在少阳,胆失疏泄,影响三焦通调水道功能,水饮内停犯肺的咳嗽:仲景<金匮要略>中大黄牡丹汤是解毒排脓.荡热消痈之重剂,治疗肠痈之主方,目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治愈阑尾炎案
案 例 张某,男,21岁.患者凌晨4时出现右下腹疼痛,于北京民航医院查体:发热不明显,二便调.腹部平软,麦氏点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7.9×109/L.尿常规镜下可见白细胞2个.腹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加减变换歌诀
大黄牡丹汤加减变换歌 大黄牡丹硝桃瓜,腹痛拒按肠痈发; 银花公英可酌入,香芍铃草亦可加. 气滞肠鸣槟枳着,瘀甚乳没与红花. 腹块归芍地丁用,阴伤生地玄参杂. 恶心佩藿夏陈予,热盛花粉知母恰. 神昏犀地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何炎燊用苇茎汤治甲流合并肺炎(学术与临床)
苇茎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治肺痈咳嗽脓血,臭痰,胸痛.王孟英所著的<温热经纬>收载此方,加以阐释并推广其用.他说:"苇茎形如肺管,甘凉清肺.且有节之物生于水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