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急症有大用(附验案3则)

经方应用于临床,不但对多种疑难杂病具有独特疗效,而且对某些急症也有显著效果。在这里列举我临证应用经方辨治急症验案3则如下:

1 四逆汤治暴泻

李某,女,50 岁。2008 年 10 月 5 日初诊。诉 2 天前进食凉薯后即腹痛、泄泻,日泻稀水样大便 10 余次,经口服保和丸、藿香正气丸及输液治疗,未见寸效。既往有素体畏寒,饮食起居稍有不慎即腹泻之病史。现仍腹泻如倾,约 1 小时左右 1 次,进食片刻即腹痛,随后即泻水样夹未消化食物大便,伴纳呆腹满,肢冷汗出,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语声低微等症,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脉症合参,证属阳虚阴盛,水谷不化,治以四逆汤加味,处方:

制附子15g,干姜15g,炙甘草10g,党参20g,白术10g, 陈皮10g,厚朴15g,山  药15g,茯苓20g, 神   曲10g,炒谷麦芽各10g。
3 剂 ,每日1剂 ,水煎服。

服完1剂,泄泻止,腹痛除;3 剂诸症尽去。

按:患者素体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运化失职,故易致腹泻。此次因饮食不节,伤及脾阳而诱发暴泻。脾肾阳虚,水谷不运,清气下陷,故纳食呆滞,进食即腹痛、腹泻,大便完谷不化;阳虚湿停,气机不运,则腹满;肢冷汗出,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均为阳虚气弱,阴寒内盛之象;阳气不复,阴寒不去,则腹泻不止。

《金匮要略》谓:“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该患者腹泻势急症重,非一般消食化湿之剂所能奏效,故投重剂四逆汤为主方,合理中汤、四君子汤、平胃散加味,温补脾肾,回阳救逆,而收立竿见影之效。

2 小柴胡汤治高热

徐某,女,19 岁。2009 年 5 月 15 日 初 诊。诉 恶寒、高热反复发作伴咳嗽、胸痛半月,在某医院住院确诊为肺结核并发胸膜炎,经抗结核等西药治疗,高热不退,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期仍于每日午后 6 点至 10点左右恶寒、高热,体温常达 39℃ 以上,约3小时后,少汗出,热渐退,伴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口苦口渴,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咳嗽吐白稠痰,牵引左胸胁疼痛,气短乏力等症,舌红苔黄白相兼而少津,脉弦细。

脉症合参,证属素体阴虚,复感外邪,邪犯少阳,内干于肺。治拟和解少阳,育阴达邪。方用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处方:

柴 胡10g,黄芩 10g,法半夏 15g,太子参15 g,青蒿 10 g,鳖甲15g,生地15g,知母10 g,牡丹皮10 g,水牛角 15 g,杏 仁15 g,百部15 g,紫菀15g,郁金15g,甘草 6g。

5 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后,午后高热日渐减轻,3 剂后体温转正常,余症亦随之好转,上方随证加减调治,发热未再反复。

按:患者素体气阴两虚,外感邪毒,邪入少阳,故寒热如疟,发于午后;感邪较重,邪正相争,故恶寒、高热;热盛阴伤则口苦口渴,阴伤及气,则气短乏力;少阳邪热犯胃则纳呆恶心;少阳邪热犯肺,经络不和,肺失宣降,则咳嗽、胸胁疼痛。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为和解少阳之代表方,故本案治以该方为主。方用柴胡、黄芩、青蒿相配,透泄少阳之邪热;鳖甲、生地黄、知母、牡丹皮滋阴凉血退虚热;水牛角凉血解毒,太子参益气养阴,法半夏化痰和胃,杏仁、百部、紫菀、郁金润肺止咳,调理气机;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紧扣病机扶正达邪,主次兼顾,故既能使邪热得解,高热速除,又可使气阴渐复,诸症得以好转。

3 下瘀血汤治急性腰扭伤

张某,男,37 岁。2006年8月 15日初诊。诉一周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因搬抬重物不慎,腰部突受扭伤而致剧烈疼痛,不可屈伸,行走艰难,某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理疗、推拿按摩、口服止痛药等方法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伴双下肢酸、麻、胀、痛,以右下肢为甚,寝食不安。诊见患者呻吟不止,由他人搀扶弯腰跛行。腰两侧肌肉紧张,右侧压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薄,脉弦缓。

脉症合参,证属扭伤闪挫,腰部筋骨受伤,致瘀血阻于经脉,气血不通。治宜活血破瘀,通经止痛。 方用下瘀血汤加味:

大黄10g,桃仁10g,土鳖虫10g,穿山甲10g,徐长卿20g,制乳没6g,骨碎补10g,川牛膝15g续断15g,延胡索30g,三七10g。

水煎服,每日 1剂。

服药5剂,腰痛锐减。续服10剂,疼痛已除,腰腿活动自如,诸症皆愈。上方随证调整,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下瘀血汤出于《金匮要略》,原为妇人产后瘀血内停致少腹疼痛而设,方中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土鳖虫逐瘀破结,三味合用,破血逐瘀之力颇猛,并使瘀血下排,故方后云服药后“新血下如豚肝”。本案腰椎间盘突出由急性扭伤所致,腰部痛处固定,活动受限,必有瘀血内阻,用本方为主治疗甚为合拍。

方中土鳖虫配续断、骨碎补,既能活血破瘀,又可补肾续筋骨;加穿山甲、川牛膝活血通经,引药力直达病所;徐长卿、乳香、没药、延胡索、三七活血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同治,使瘀血得去,经脉得通,气血调畅,故效如桴鼓。

来源:《经方辨治急症验案3则》,光明中医.2010 .25(4):683-684。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

    第77讲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涉及内容也很多,特别介绍新产妇人三病,以及产后出现的腹痛.妇科三篇都涉及腹痛,这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妊娠病>篇讲 ...

  • 内伤发热类型多(二) 临床讨论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3.血府逐瘀汤例   案1.姚男,78岁,2006年8月1日就诊.主诉:每晚七八点发热,热度一般不超过38℃,至今已有3月余,近几月消瘦十多斤,面色苍白无华,伴咳引少腹痛,腰痛,唇麻, 口干:纳寐可, ...

  • 经方辨治急症有大用 – 经方派

    经方应用于临床,不但对多种疑难杂病具有独特疗效,而且对某些急症也有显著效果.在这里列举我临证应用经方辨治急症验案3则如下: 1 四逆汤治暴泻 李某,女,50 岁.2008 年 10 月 5 日初诊.诉 ...

  • 经方辨治急症三则

    经方应用于临床,不但对多种疑难杂病具有独特疗效,而且对某些急症也有显著效果.在这里列举我临证应用经方辨治急症验案3则如下. 一.四逆汤治暴泻 李某,女,50岁.2008年10月5日初诊.诉2天前进食凉 ...

  • 感冒:纯中医思维下的辨治体系 | 明代名医秦昌遇验案16则 附6首外治特效方

    秦氏自学成医, 始以治儿科病著称, 后又精通内科, 临证治疗多奇效, 是当时著名的临床大家.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感 冒 一 16则表里同病验案 01 右寸关浮滑 一人感冒风邪 ...

  • 名老中医朱进忠教授辨治顽固失眠11法验案举隅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交易担保 陆氏药膳铺子 玫瑰薄荷茶:舒缓情绪.驱除疲劳,养颜美容,清除自由基 ...

  •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1 食亦

    中国中医药报2011-03-31 □ 赵天才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 编者按:陕西省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孜孜于岐黄之术,尤精通仲景之学,从医从教五十余载,临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 ...

  • 杜雨茂 辨治奇难病证验案2 喜唾

    中国中医药报2011-04-01 □ 赵天才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 王某某,男,45岁,教师,1980年11月2日初诊.唾液增多2个月,加重2周.患者平素饮食不节,两个多月前忽觉唾液较常增多,未予在意 ...

  •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石瘿【转载】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石瘿 发表者:赵东奇 421人已读 赵天才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 蒋某某,男,35岁,军人.1978年9月14日初诊.患者在1978年8月发现颈前左侧有一椭圆形肿块,逐渐增大 ...

  • 寒疝 杜雨茂: 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寒疝 杜雨茂: 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4-06 吴某某,男,27岁,1982年8月20日初诊: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胀.呕吐6天入院,经查诊断为"粘连性不全性高位肠梗阻 ...

  •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6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6 石 瘿 □ 赵天才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 蒋某某,男,35岁,军人.1978年9月14日初诊.患者在1978年8月发现颈前左侧有一椭圆形肿块,逐渐增大.经当地某医院同位素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