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文(第三十辑)

(0)

相关推荐

  • 程梅/听雨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听   雨 听雨 雨 程  梅 已界中年的我依然对雨情有独钟.失眠时,唯有一首雨珠错乱的曲子单曲循环带我到周公面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quo ...

  • 雨珠集

    雨珠 又逢新雨,沾衣欲湿 伤心欲绝处,倾盆大雨 嘤嘤抽噎处,细雨霏霏 发几声低沉浊重的闷响 逃落到泥地里一样优雅 每扇窗牖都张望过了 没见到他的影子 胶鞋里倾出半靴子雨水 从此口噤,不兴此念 当阳光撩 ...

  • 随笔|张长慧:阳台听雨●赏花

    阳台听雨●赏花 文|张长慧 忙碌了一天,晚饭后泡上一杯茶,坐在晒台上享受着这仲春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风拂过院墙外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花盆里的桃花也在风中摇曳着,枝头吹落的花瓣在空中翩翩漫舞,随后飘落在 ...

  • 吴世宁| 雨夜·倾听

    雨夜·倾听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吴世宁(青海)主播|阿伊莎 点击以上音频聆听 又是一场无声的雨在夜晚悄然来临,它拍打着窗棂,啪...啪...啪......不一会儿雨珠串联了 ...

  • 外星人:“一枝梅花(五首)!”

    透气. 水面上有一层雾气 两只野鸭停在 太阳落下的方向 我们左前方漂着一片叶子 黄色的叶子 梧桐树的叶子 它静止着 仿佛.纹丝不动 阳光是冰冷的 解开小Q的绳子 说说笑笑,吃完了 所有的饼干 写了三五 ...

  • 榷文(三十二辑)

    榷文(第三十二辑) 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呢.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赐命之人.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在我们来到这世上后 ...

  • 榷文(第二十辑)

    榷文(第二十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文学主张适合于任何时代,当下也不例外.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文章不应该是模式化的高考体,而应该是生活的投影,心绪的流 ...

  • 榷文(第十辑)

    榷文(第十辑) 本辑的<榷文>,我选了两篇同题的文章,即<寒夜未冷>,细细读来,十分感人.不禁让人想到很多,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情,关于人性,当然,也包括文章的写法.不过 ...

  • 榷文(第二十九辑)

    榷文(第二十九辑) 花草绿植也是鲜活的生命,它们和我们同在一个世界.因为它们是生命,所以它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在那里,它们也是主角.它们有着娇小.柔弱的身体,却有着强健.不屈的灵魂,于是它们是美丽的.我 ...

  • 榷文(第二十八辑)

    榷文(第二十八辑) 在本辑的<榷文>中,我向大家推荐绘绘的这篇<汤很淡,情很浓>.一直以来,我很希望学生写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如写一次做饭,写一次出游,写一次洗衣,写一次购物, ...

  • 榷文(第二十四辑)

    榷文(第二十四辑) 读到文章中细腻的描写.曲折的情节,我们有时会怀疑文章的真实性,其实在审美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旦进入审美境界,文章就成为了生命.生活.反过来说,文章成了生命.生活,才进入审美境 ...

  • 榷文(第十九辑)

    榷文(第十九辑) 除夕,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喜庆的,是蓬勃的,是繁华的,是喧闹的.但在两位小作者眼中,除夕却是宁静的.今天,榷文推出两篇同题文章,<今年的除夕,就是静>,也许文中的事件不全真 ...

  • 榷文(第十八辑)

    榷文(第十八辑) 元宵节是我们团圆的日子,浓浓的亲情充溢在团圆中,这篇<爸爸在想我>且为佳节增添一些温情.这篇文章用平凡.普遍的事情传达出永恒的亲子情感,带给我们值得久久回味的审美感受,也 ...

  • 榷文(第十四辑)

    榷文(第十四辑) 在十四辑<榷文>中,我推出赵轩同学的两篇文章,即<顽皮的被子>和<一碗排骨汤>,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情节设置取胜.这是很难得的,文章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