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课堂【曲的对仗特点】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元曲)

    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元曲)

  • 【课堂讲义】知识课堂近一年来会员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一)(1月13日)(总40次)

     知识课堂近一年来 会员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一) (1月13日) (总40次) (微刊发布时间2018.1.14) 从诗词学会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广大会员对古典诗词也已经从最初的茫然不解 ...

  • “抗疫”诗词点评

    陇诗月旦 惊蛰 点评嘉宾: 廖海洋,男,甘肃甘谷人.生于1971年5月.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有诗词联赋作品集<平仄集>梓行. 庚子疫情以来,广大诗友从不同的视角,描述纷纭的事件,表达各自 ...

  • 诗词课堂 曲的押韵及其它

    诗词课堂 曲的押韵及其它 到了元代,入声字基本消失,以燕语为基础的北方官话里没有了入声字,代之而起的是类似今天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曲韵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将韵分为十九个 ...

  • 【诗词课堂】散曲对仗的惯例

    讴阳诗词课堂 国艺 对仗(也称对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修辞形式,早在<诗经>等先秦诗作中就已出现.沈约著<四声谱>提出声律论以后,对仗成了律诗的一项基本规则.至宋词之后,由 ...

  • 【诗词课堂】第八讲:词的用韵、平仄和对仗

    一.词的用韵 1.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词林正韵>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分入声为五部,共十九部.这十九部其实是将平水诗韵进行大致的合并.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

  • 【诗词课堂】第六讲:对仗(下)

    三.诗词对仗的特殊形式 1.隔句对 不象一般形式是相连两句对仗那样,而是隔句相对.如:白居易<夜闻筝>中的四句: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作十三弦". ...

  • 【诗词课堂】第五讲:对仗(上)

    对仗,也就是对偶.在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词,也是根据格律规定而用对仗的.对仗是诗词格律的第三个内容. 一.诗词对仗的基本 ...

  • 诗词课堂:曲的平仄与声情循例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和大家分享每一堂诗词课 讴阳诗词课堂 国艺副刊 曲与诗一样,有的地方要平仄分明(甚至要严分平上去),有的地方可以平仄不论.而曲谱对此却少有说明,那么,曲的平仄是否有些规律性的特点呢 ...

  • 【诗词课堂】曲的衬字与定格

    诗词课堂 讴 ou yang 阳 2018.02.09 句字不拘可以增损,一调数格,是曲的一个特点.如尚仲贤<王魁负桂英>中有"殿阶前空立着正直牌","前&q ...

  • 【诗词课堂】曲的用韵

    讴阳 诗 词 课 堂 曲的用韵 国艺副刊:曲的用韵 至元代,北方官话里的入声基本消失,实现了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但也不绝对.元人创作北曲,是按当时的语音押韵的,有的依然带着当时的方言.如真.庚二韵,至 ...

  • 【诗词课堂】平上、入平关系与曲禁

    诗词课堂 平上.入平关系与曲禁 国艺副刊 从元曲曲谱上看,字的声调分成了两类,即平.上声合为一类,去声为一类.因此,曲中存在着平上互代问题,即上声可代平声,平声可代上声.估计在当时的语音体系中,上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