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知多少,中医中药能解忧!(医案 秘方)

导读

不少女性朋友一听到“子宫肌瘤”这个病名,便寝食难安,一个“瘤”字,就能让她们六神无主、彻夜难眠,不知如何是好。面对子宫肌瘤,除了必要的手术,或是其他疗法外,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中成药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有哪些中成药能用?且看正文揭晓!

子宫肌瘤是指以子宫增大、月经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本病属于中医学“癥瘕”范畴。

本病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30岁以上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因子宫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在我国,临床统计发病率仅为4%~11%。随年龄增长,子宫肌瘤发病率增加,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病率降低。子宫肌瘤的危险因素除有潜在的遗传学倾向外,还与内源性激素、体重、饮食等有关。

一、中成药用药方案

基本原则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及病程长短,酌用攻补。癥瘕新病体质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医学入门·妇人门》指出:“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

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无痛,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净,经色暗;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辨证要点】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经血量多、有块,经色暗,面色晦暗,肌肤甲错。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中成药】大黄䗪虫丸、宫瘤消胶囊、宫瘤清胶囊、丹鳖胶囊、宫瘤宁胶囊、红金消结胶囊、桂苓消瘤丸、消结安胶囊(表1)。

表1  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可选用的中成药

2.寒凝血瘀证

下腹结块,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紫暗有块,或见月经延期;形寒肢冷,或大便不实;舌淡胖而紫暗,苔白,脉沉迟而涩。

【辨证要点】盆腔有包块或结节,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经行量少,色紫暗有块,形寒肢冷。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消癥。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胶囊)(表2)。

表2  子宫肌瘤寒凝血瘀证可选用的中成药

3.痰湿瘀结证

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沥难净,经间带下增多;形体肥胖,或胸脘痞闷;舌体胖大,紫暗,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辨证要点】下腹结块,触之不坚,经行淋沥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胸脘痞闷。

【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癥。

【中成药】小金丹胶囊(表3)。

表3  子宫肌瘤痰湿瘀结证可选用的中成药

4.气虚血瘀证

下腹包块按之不坚,小腹空坠,月经量多,经色淡红夹血块;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质淡暗,舌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要点】下腹包块按之不坚,小腹空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治法】益气活血,消癥散结。

【中成药】止痛化癥颗粒、妇科回生丸(表4)。

表4  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可选用的中成药

二、预后

子宫肌瘤的预后取决于其大小和部位,经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月经量多、下腹疼痛或痛经等症状,可一定程度地控制其生长或使肌瘤缩小。黏膜下肌瘤、多发性肌瘤影响子宫形态,导致不孕、流产,或月经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绝经后子宫肌瘤将逐渐萎缩,但需定期复查,防止变性。

三、医案

【案1】

患者,女,43岁。

B超发现子宫肌瘤1周。

患者月经紊乱,外阴瘙痒潮湿已久,一周前体检做B超发现子宫肌瘤60px×50px。体检医院要求患者做腹腔镜,患者恐惧,又怕癌变,不敢住院,劝其中医治疗。

【方药】

柴胡80g,白芍80g,丹皮60g,栀子60g,苦参80g,香附子120g,乳香40g,没药40g,三棱60g,枳实100g,川芎80g,夏枯草120g,蒲公英120g,桃仁80g,土鳖虫80g,生大黄40g,浙贝母60g,王不留行120g,川牛膝120g,甘草30g。共研细粉,做水泛丸,服用2个月量,每日三次,每次10g。

患者吃二十余日后带下消失,瘙痒和潮湿痊愈,出现胃不舒服,恶心想吐,故停药。

后B超检查显示:子宫肌瘤为17.5px×15px。患者欣喜异常,继续服用药丸。

【案2】

8年前,我母亲患有子宫肌瘤,妇科检查:

子宫如孕4月大,B超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的位于前壁,120px×105px,月经量多,色黑成块,行经则浑身不适如感冒状,求治于多方医院妇科,均建议手术切除子宫,但我母亲极其惧怕手术,后来求治于裴正学老中医。

裴老指示:患者不但有子宫肌瘤,还有慢性肾炎,手术恐怕对肾炎不利。当时尿蛋白(+++),潜血(++),肾功正常,患者46岁,为围绝经期妇女,可以采取中医中药保守治疗,治疗子宫肌瘤的同时,还可以兼顾肾炎

【辨证】

脾肾阳虚,痰湿内停,气滞血瘀。

【方药】

桂附(桂枝、附子)八味合桃红四物,加三棱、莪术、海藻、昆布、汉三七、水蛭。

上方加减服用60剂,服药期间月经量适中,无血块,行经无特殊不适,药后复查B超:子宫小肌瘤2个,大者位于子宫前壁52.5px×50px,尿Rt示:蛋白(+),潜血(+),为巩固疗效兼治肾炎,又服中药60剂而停药。

复查B超:50px×50px,大小无明显变化,尿Rt示:蛋白(+),潜血(+),遂停药。

之后每半年做一次B超,均为50px×50px左右,至今月经未绝,肌瘤仍在,但再未发展,也不影响月经,等绝经后肌瘤自然消失。

子宫肌瘤属妇科痼疾顽症,中医多采用行气活血、温经化痰、化瘀消癥的治法,在临床运用上,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消癥与止血、消癥与补血的关系。

一是消癥与止血,对于月经过多和淋沥不断者,是止血还是活血?

经验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止血,相反要活血。当瘀血痰郁等邪实阻滞胞宫冲任,引起漏下不止,淋沥不断时,此漏症非活血不能治也。因为“癥瘕不消,则经血难止”,止血可能会起一时之效,但下次会继续漏下不止,并且很可能比原来更加严重,可见止血法治疗崩漏不是长远打算。

同时中医的活血化瘀所化的是离经之血,即不受气控制而流于脉外的血液,活血并不会促使正常血液流出脉外,过度过早或反复止血只会雪上加霜,使郁滞之邪实更加牢固,无形中加固了肿瘤的生长基础,同时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那么淋沥不断的或大量的子宫出血怎么办?

流血过多和慢性失血均会引起失血性贫血,不能放任自流,中医通常采用活血止血法,辅以益气、养阴、清热等病因治疗法,使得“止血不留瘀”。

二是消癥与补血

淋沥不断的漏症,漏下的是血,但血为气母,气随血失,漏下时久,势必导致气虚血少,轻者疲乏无力,心悸气短,重者形成贫血,心脑受累。

这种情况通常要看血色素的多少,血色素太低时,失血性贫血是新病,是标,是急症,而肌瘤是故疾,是本,其发展缓慢,为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遵循“先治新病”和“急则治标”的原则,即先补气生血,以纠正贫血和恢复体力,只要血色素大于80g/L,就可以考虑行气活血,化瘀消癥,因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一味地补血也是徒劳,只有寓补于活血之中,祛瘀生血方可奏效。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在改善症状,减少子宫出血,纠正贫血,恢复体力等方面有很大优势,消瘤效果也不错,但疗程较长,短时间内难以消瘤,当以岁月求之,不可急于求成。

【说明】:以上,为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之用,文中中成药与方剂,因人而异,万不可盲目服用!

四、中医秘方

子宫是一块沃土,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也是缔造女人年轻美丽的源泉。对女人而言,滑嫩的肌肤、曼妙的身材,是很多人所渴望拥有的,而这些,都与子宫休戚相关。子宫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子宫也娇嫩柔弱。比如子宫肌瘤,便是现如今很多女性的健康“天敌”。很多人一听到“瘤”就吓得惶恐了,不知道是“切”还是“留”。这么纠结的问题,怎么抉择?别急!且先看看这些专治子宫肌瘤的秘方!

紫蛇消瘤断经汤

【方源】海派朱氏妇科。

【组成】紫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生牡蛎30g,大蓟12g,小蓟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

【主治】更年期子宫肌瘤。

【方解】朱老指出,对于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当以促进断经,防瘤生长为治疗原则,故创立了紫蛇消瘤断经汤。该方清肝益肾、软坚消瘤、断经防癌,适用于阴血亏虚、肝火旺盛型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紫蛇消瘤断经汤以紫草、白花蛇舌草为君药。《本草求真》中“紫草入心包、肝。甘咸气寒,色紫质滑,入厥阴血分凉血,凉则九窍通,二便利……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消痈散结之功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草和白花蛇舌草均有抗肿瘤作用,紫草还具有抗雌激素作用。紫草与白花蛇舌草相伍为用促进断经消瘤。夏枯草、牡蛎为臣药。夏枯草辛以散结,苦以泄热,主入肝经,有良好的清肝散结之效。牡蛎,在《本草备要》中记载,“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夏枯草和牡蛎同用,能清肝泻火,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大小蓟为佐药,二者相伍为用,寒凉而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促进断经血止。女贞子、旱莲草为使药,两者配伍为二至丸,主要功效为补肝益肾。朱师认为,更年期患者在七七之年,多精血亏虚,肝肾不足,因此在消瘤断经的同时,还需填补肝肾,以免攻伐太过。

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胡国华教授宗原方之旨,增加寒水石为臣药。《本草求真》中“寒水石又名凝水石,生于卤地,因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聚,清莹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气寒无毒……经曰,热淫于内,治内以咸寒,又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服此治热利水,适相宜耳”。《本经逢原》中“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胡老师认为,寒水石不仅可以降火泄热,而且能软坚散结,可谓一箭双雕,增加断经消瘤的功效。

临床辨证论治应随证加减。月经量多,酌加茜草、仙鹤草各30g,桑螵蛸12g,海螵蛸12g,芡实须12g,莲须12g。属热,多加地榆、侧柏叶、椿根皮各12g。属瘀,加熟军炭、炮姜炭各4.5~6g,三七粉2g(冲服),山楂炭12g等。子宫肌瘤压迫刺激肠道、膀胱,导致腹泻者,多配白头翁12g,香连丸。尿频涩痛者,加金钱草、车前草各12g。腹痛者,伍蒲公英、红藤各15g,效佳。

化瘀消坚方

【方源】海派蔡氏妇科。

【组成】云茯苓12g,桂枝3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海藻12g,昆布12g,炮穿山甲10g,皂角刺30g,鬼箭羽20g,地鳖虫10g。

【主治】妇女癥瘕,主要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黏膜下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肌瘤过大,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小便增多,大便秘结等。肌瘤不大者可使用本方行保守治疗,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如肌瘤增大,或原本过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苔薄,微腻,或有紫斑,或质暗,脉弦或涩。

【方解】本方拟宗桂枝茯苓方加味。桂枝茯苓丸主治瘀阻,下癥块;海藻、昆布相配,咸以软坚、消癥破积;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溃肿散结;穿山甲散血通络、消肿排脓,助诸药以破积消癥;鬼箭羽破瘀行血、消癥结;地鳖虫活血化瘀、消坚化癥。全方配合活血化瘀,软坚消癥。瘀滞较甚者可择用三棱、莪术,大便秘结者可增生大黄或元明粉,有脾虚者可加用白术,兼气虚者加党参以兼顾。

消癥丸

【方源】天津哈氏妇科。

【组成】党参15g,夏枯草15g,贯众15g,生牡蛎30g,海藻15g,三棱10g,莪术20g,炙鳖甲20g(先煎),山慈菇15g,制没药8g,丹参15g,水红花子15g,香附10g,王不留行10g,桂枝6g,土贝母10g,甘草5g。

【主治】子宫肌瘤。

【方解】本方是在《内经》“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的原则指导下,借鉴古人组方用药之经验,由张吉金与哈孝廉教授在继承整理哈荔田教授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筛选有效药物,自行组方配制而成。全方化瘀消癥,软坚散结,适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哈氏消癥丸以化瘀消癥、软坚散结立法组方,方中鳖甲软坚散结、化瘀消癥为君药,意取其性咸软坚之效。香附味辛能散,味苦能降,味甘能和,香而能窜,药性平和,既入气分,又行血分,可助鳖甲软坚之功;三棱、莪术、水红花子、没药行气破血消癥散结;夏枯草、生牡蛎、海藻软坚散结;王不留行窜上达下,通经活络。上药共为臣药。桂枝温经通阳,以促血脉运行而散瘀;丹参活血理气通经;山慈菇、贯众、土贝母解毒消肿散结。上药共为佐药。党参补中益气,使祛邪不伤正,为使药。全方共奏化瘀消癥,软坚散结之功。

血竭化癥汤

【方源】浙江何氏妇科。

【组成】血竭5g(研末另吞),炙穿山甲片6g,桃仁10g,参三七3g(吞),五灵脂12g,制大黄10g,制没药5g,片姜黄10g,炙甘草5g。

【主治】癥瘕、崩漏、痛经、闭经、产后或人工流产后腹痛、恶露不绝等血瘀实证。

【方解】血竭化癥汤是已故全国名老中医何子淮先生所创,是江南何氏妇科的祖传秘方。方中以血竭为君者,一药而功兼补血、破血、止血之用,能攻补兼施,散瘀生新,活血定痛,与较多的攻积散瘀之品同用则较稳妥,且无后顾之忧。大黄破积行瘀、攻下瘀血,荡而去之,使瘀去血行,新血以生,治女子经闭、瘀血癥瘕。桃仁质重性降,祛局部瘀血。参三七能治一切血病,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作用,另加制没药散血消肿止痛。五灵脂行中有止,既能行血中之气滞,又具止血之功。炙穿山甲片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片姜黄辛少苦多,性热不冷,辛能散结,苦能泄热,温能通经,破血立通,下气最速,故其活血行气之力较强。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何师认为,气滞血瘀证,能用和药治者,不用峻药;在气者勿动其血,在血者急宜活血散血。故仿王肯堂《女科准绳》治妇人疝瘕久不消、身瘦胁闷、心腹疼痛方干漆散,自创血竭化癥汤。全方选用甘辛性温之品,甘以缓急,辛以走散,温以通经,以行气活血、化瘀通脉、消癥止痛,又酌加苦寒之品,攻下瘀血,寒热并用,集活血、化瘀、止血、生血诸法于一炉。使用本方应随时注意阴道下血的量、质、色的变化,一般服2~3剂。若阴道下血量增多,呈大小血块,血色紫暗,此为宿瘀得化而有出路,为药中病所;若药后出血鲜红或淡红,则瘀血已尽,当停用本法,改用益气养血之剂善后。

子宫肌瘤经验方

【方源】齐鲁滨州郑氏妇科。

【组成】牡蛎30g,鳖甲15g,海藻15g,昆布30g,夏枯草30g,黄芪30g,桃仁6g,三棱6g,莪术6g。

【主治】癥瘕(子宫肌瘤)。

【方解】齐鲁滨州郑氏妇科创始人郑长松先生认为,凡癥积为病,无不由于瘀血蓄留而致,故瘀血滞留是本病的癥结所在,化瘀软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在药物选择上,郑长松先生每多选用牡蛎、鳖甲、海藻、昆布、夏枯草、黄芪、桃仁、三棱、莪术等药物组成治疗子宫肌瘤的基本方,并视病情之轻重不同而随证增损。牡蛎化痰软坚,是消癥瘕积块的有效药物,且具有敛涩之性,可兼治本病所伴发之月经过多,故凡治子宫肌瘤,均将牡蛎作为首选。鳖甲善能攻坚,又不损气,阴阳上下有痞滞不除者,皆宜用之。昆布、海藻皆为除痰软坚之品,况海藻专能消坚硬之病。夏枯草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温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滞,而顺利气血之运行。黄芪为补气扶羸之品,于大队化瘀软坚药中用之,取“养正则积自除”之义,尚能制攻逐之太过。桃仁祛瘀生新,活血通络,为血瘀家之圣药。莪术治积诸气,为最要之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三棱主老癖癥瘕结块,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以上诸药以攻散为主,攻中寓补,散中寓收,为郑长松先生治疗子宫肌瘤常选。在投药方法上主张用蜜丸或散剂,认为本类药物功专力宏,虽治子宫肌瘤收效彰显,但对病变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每有不利,将汤药改为丸、散服用,既不致有经量过多之虞,又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况且有些药品处理加工后直接内服更增强了药力,如鳖甲以研末调服有显效,现今多炙片入汤药中煮之,其功效大减。总之,丸散剂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有许多煎剂所不及的优点,值得倡用。

化癥消瘕汤

【方源】齐鲁淄博王氏妇科。

【组成】茯苓24g,制鳖甲20g,桃仁15g,赤芍、桂枝、昆布、炮穿山甲、海藻、牡丹皮各9g,当归、三棱、莪术各12g。

【主治】痰瘀互结型癥瘕、积聚。

【方解】化癥消瘕汤由淄博王氏妇科王云铭先生所创,系王氏妇科的家传验方。方中赤芍、桃仁、莪术、牡丹皮、当归活血化瘀,穿山甲、鳖甲、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桂枝、茯苓温通血脉、健脾化湿。化癥消瘕汤的组方特点:①辛甘同行,温凉并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各具不同的功用,就癥瘕的治疗而言,辛、甘、温性药物为必选。辛能散能行,具有行气活血、开郁散结的作用,有祛瘀消癥之效;甘味药可补可缓,和中,在峻攻的药物中既能扶正,又可缓和药物的峻烈之性;温能通行,畅通经脉,凉可清久郁之伏火。②痰瘀同治,侧重血分。癥瘕多为血瘀夹痰。瘀与痰在本病之中虽有先后侧重,但病程较长,日久则互相胶结,相互为病,互为因果。本方以辛温行血药物入血分以活血化瘀,佐以海藻、鳖甲、穿山甲、昆布以软坚散结化痰,使瘀去而痰化,以收痰瘀同治之效。③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虽是实质性肿块,但亦往往兼有月经的改变,而妇科治疗中尤重视调经,因而治疗中注意培补脾肾,调整月经,所以方中用茯苓等健脾之药。

肌瘤内消丸

【方源】燕京萧氏妇科。

【组成】鬼箭羽、赤芍、制鳖甲、生牡蛎、桂枝、丹皮、茯苓、丹参、莪术、王不留行、川牛膝、生黄芪等。

【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消癥,益气行滞。

【主治】子宫肌瘤(非经期)。

【方解】肖氏认为,子宫肌瘤在其非经期时着重于消,寓消于补之上,寓补于消之中。治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癥为主,兼以益气行滞。本方以鬼箭羽、制鳖甲、生牡蛎、赤芍等软坚散结、化瘀药物为主。其中鬼箭羽软坚消癥,赤芍活血化瘀,且不峻猛;鳖甲、牡蛎入肾经,既能软坚散结,又有化痰之功;川牛膝补肝肾、活血散瘀止痛、补肾强腰,并能导诸药下行胞宫,作用于病处;桂枝、丹皮、茯苓三药配伍取桂枝茯苓丸之义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丹参通行血脉,祛瘀止痛而治疗癥瘕积聚;莪术、王不留行破血散瘀消癥、通利血脉;黄芪益气健脾,补气行滞,使中气充盛以统血,脾气健运以运化瘀血,瘀血去新血生而出血止。全方共奏散结消痰、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之效,既消又补,以消为主,消而不峻,补而不滞,最终达到祛邪不伤正,消散癥积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妇科大家姚寓晨一张治子宫肌瘤方

    姚寓晨,男,江苏省南通市人.1920年生,1942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原从事中医内妇科工作,通过多年临床,潜心于妇科疾病的研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在妇科喜仰之老师的知道下以妇科疾病作为诊疗的主 ...

  • 老中医治妇科疾病经验方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现代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属中医"瘾瘕"范畴.瘀血内阻是发病的关键,常有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肝.脾.肾功能失常多见 ...

  • 妇科总结,女性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4种用药...

    妇科总结,女性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4种用药...

  • 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淋巴管瘤秘方〖 辨 证 ...

    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淋巴管瘤秘方 [ 辨 证 ] 脾经湿盛,水湿外溢. [ 治 法 ] 健脾理湿. [ 方 名 ] 复方健脾术苓汤. [ 组 成 ] 苍术9克,白术9克,赤芍9克,猪苓9克,泽泻9克,陈皮 ...

  • 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淋巴管瘤秘方

    [ 辨 证 ] 脾经湿盛,水湿外溢. [ 治 法 ] 健脾理湿. [ 方 名 ] 复方健脾术苓汤. [ 组 成 ] 苍术9克,白术9克,赤芍9克,猪苓9克,泽泻9克,陈皮9克,淮山药9克,扁豆衣9克, ...

  • 『偏方大全』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 ...

  • 漫说中医| 中药:你知多少 |王守富专栏

    在中医药体系中,医为唇,药为齿.自古以来,就是"医先识药,识药先懂医.无医不知药,无药不成医." 但在日常生活中,说起中医药,人们对中医知识与技术还略知一二,但要说中药却大多一问三 ...

  • 《西游记》里的中医中药,你知多少?

    来源|现代养生  导读  吴承恩先生写的<西游记>,家喻户晓,里面不光描写了师徒四人与妖魔作战的故事,更有不少关于中医中药的情节,今天跟着小编一起再读西游,中医中药,就在"隐秘而 ...

  • 重庆翟德东医生医案:肺癌肿瘤缩小?中医中药真神奇!

    仲圣师友重庆翟德东医生 患者:杨某 性别:男 年龄:82岁 初诊:2020年8月21日 现病史:咳嗽,下腰部坠胀痛伴小腹胀痛三个月.一个月前在重庆某医院确诊为肺癌(右肺上叶18.0×13.1mm长条索 ...

  • 『常用方剂』理血剂>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能服桂枝茯苓丸吗?(中医中药)

    读者咨询:我今年50岁,体检发现体内有大小5个子宫肌瘤,医生说是良性的,虽然没有严重到要做手术的地步,但却让我惴惴不安.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医药杂志,看到一个偏方可治疗子宫肌瘤,即桂枝茯苓丸.请问,我能 ...

  • 中医中药:清热润肺——知贝母

    知贝母,即知母和川贝母,二者均有清肺热.润肺燥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治疗肺热.肺燥咳嗽,是常用的润肺止咳佳品.不过,二者由于出身不同,故临床使用稍有差异.川贝母长于润肺,且能化痰止咳:知母重在泻肺热, ...

  • 中医中药:小经方,治大病,13个经典小方医案

    导读:李宁宁转述的她先生的一句话:"就算是要饭,也不能失了经方家的风骨!"感动了许多的中医人.本文,就是李大夫小经方治病的医案,共13例,读来是种享受. 临证处方时,经常会有患者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