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博古情怀,都在这些画里!

(0)

相关推荐

  • 博古图中的物与人

    "博古"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西京赋>,"博古图"一词则最早见于北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博古图>.这一名称用于卷轴画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 ...

  • 博览群物——明清器物中的博古图

    "博古",意为通晓古事物,博,尤其强调其范围广大,数目繁多. "博古"最早起源于北宋大观时期,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共 ...

  • 中国人醉酒的境界都在这画里!

    111 醉归图 醉归图 醉归图 醉酒图 渐入妙境 把酒话桑麻 二老对酒图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醉酒图 醉酒图 独酌图 花间独酌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 中国人的博古情怀,都在这些画里了

    <宋人博古图> 中国人对老物件的眷念, 是根植于骨子里的. 早在春秋时期, "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就成了衡量"高人"的标准. 这种博古情怀至宋代 ...

  • 博古 | 中国人的博古情怀,都在这些画里!

    <宋人博古图> 中国人对老物件的眷念, 是根植于骨子里的. 早在春秋时期, "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就成了衡量"高人"的标准. 这种博古情怀至宋代 ...

  • 中国人醉酒的境界,都在这画里!你属于哪一种?

    卢沉<太白捉月图> 此图所绘为唐代大诗人李白醉酒后见水中之月,为捞月掉落河中溺水而亡的民间传说. 题识:传云太白游采石,酒狂捉月而死.昔人多以为不足信,然唐时已传说如此,而图经.地识且引以 ...

  •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画里——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赏析

    清 徐扬<端阳故事图>局部 徐扬,清代画家,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 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共八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 乾隆皇帝作为出身于满族的清王朝统治者, ...

  • 齐白石的童真,都在这画里

    齐白石是一位乡土画家,当他提笔临案时,他的思绪乃至全部的内心生活,就情不自禁地返回童年. 齐白石童心不泯,对生活始终抱有美好的向往.正是这种率直的个性.纯真的童心,使他能够始终创造出情趣盎然.雅俗共赏 ...

  • 醉酒的境界都在这画里!

    醉归图 醉归图 醉归图 醉酒图 渐入妙境 把酒话桑麻 二老对酒图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醉酒图 醉酒图 独酌图 花间独酌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 ...

  • 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佛家的净,都在这画里了!

    . 贾又福 扁舟一叶天地间 贾又福 秋江对饮 贾又福 知音真性方得妙境 贾又福 诗酒风云 贾又福 醉月图 贾又福 云中高士 溥儒 岸边分古木 岩下渡轻舟 溥儒 隔浦分秋雨 人家向暮云 溥儒 远山连水色 ...

  • 拖拉机、高压线都加到画里,这是机械的再现生活

    中国画有三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是文人性.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中,有原始美术.民间美术,但是形成主流的却是文人介入之后形成的笔墨文化形态,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画,陈师曾将笔墨写意的这部分称为文人画.文人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