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裂痕的花瓶:文学诺奖得主诉说理性情感背后的科学 | 贤说八道
相关推荐
-
布满裂痕的花瓶
作者:张君燕 朋友喜欢收集古董.准确地说,应该是老旧的.有年代感的东西,不一定值钱,但一定要有"味道",有"岁月的痕迹".符合条件的物事可太多了,朋友的书房犹如 ...
-
百年物理诺奖回顾:我们的崇敬与误解 | 贤说八道
物理诺奖至今已颁发112轮,共产生209位获奖者.物理诺奖的宗旨是奖励 "在物理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者发明的人",如此而已.诺奖由私人基金会颁发,没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对物理诺奖不 ...
-
一座物理诺奖矿是如何变成高考烂题的?| 贤说八道
一座好端端的诺贝尔物理奖矿,在我们这里竟然被弄成了一道高考烂题,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伦琴.伦纳德.汤姆森.玻尔.爱因斯坦等诺奖得主要是知道他们得诺奖的装置在我们的高考物理出题人眼里不过是一节干电池 ...
-
诺奖得主辛格:文学可以描写荒诞,但绝不能变成荒诞
<辛格自选集>作者序 为什么百余篇短篇小说中,这四十七篇会入选本集,我很难做出评论.我就像东方国度的某位老爷,妻妾成群,子女绕膝,但每一个都是我所珍爱的. 在创造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 ...
-
诺奖得主布罗茨基: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方式就是阅读诗歌
图源网络 怎样阅读一本书 文 | 布罗茨基,译|刘文飞 作者简介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年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曾任密歇 ...
-
97岁诺奖得主的励志人生:本科学文学,博士转物理,54岁才开始锂电池研究
谁说改变世界的从来都是年轻人,今天这位传奇人物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30岁,入行. 58岁,钴酸锂. 75岁,磷酸铁锂. 94岁,全固态电池. 97岁,收获诺奖. 他几乎得到了一个科学家能得到的所有荣 ...
-
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捍卫文学与语言的纯净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被誉为当代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文学对汉德克来说,是其"意志"的体现,是其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而他封闭式的内省则是对现 ...
-
诺奖得主Wilczek:“花瓶”物理学
返朴 关注返朴(ID:fanpu2019),阅读更多!昨天 21:46 撰文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梁丁当 来源:蔻享学术 中文版 自 1950 年以来,基础性物理研究对技术 ...
-
奇迹般的缪子实验|诺奖得主Wilczek
(温馨提示:文章内含中文版本.英文版本,满足更多读者需求哟!) Frank Wilczek 弗兰克·维尔切克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因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的渐近自由现象,他在 ...
-
诺奖得主最新发现,生物体竟会通过挤压来清除癌细胞|癌细胞|dna|细胞|细胞分裂|凋亡
撰文 | 王聪 对于所有动物而言,清除某些细胞是胚胎发育中所必须的,活细胞在成熟组织中也会自然脱落.例如,肠壁每隔几天就会完全焕新一次. 生物体清除不需要的细胞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称为细胞挤压的过程,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