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20丨痓病3

(0)

相关推荐

  • 辨证论治(五四)

    我们前面讲了肝阴虚证的潮热盗汗,关于"自汗"和"盗汗"取决于病人是醒觉状态还是睡觉状态.那么肝阴虚证在临床上还表现为胁肋隐隐灼痛,胁肋部其实指的就是肝部的位置, ...

  • 《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烂

    丹溪云∶风沿眼系上膈有积热,自饮食中挟怒气,而成顽痰痞塞,浊气不降,清气不上升,由是火益炽而水益降,积而久也,眼沿因脓渍而肿,于中生细小虫丝,遂年久不愈而多痒者是也.用紫金膏,以银KT 脚揩去油腻点之 ...

  • 金匮诵读17丨痓病2

    赵以德注解 (四)成无己注<伤寒论>,谓发汗太多则亡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则筋脉紧急,而成痓.虽然,发汗亡阳,阳亡寒起,致紧急而为痓固也,然发汗后为痓者,难以紧急概言 ...

  • 金匮诵读18丨痓病3

    赵以德注解 <伤寒论>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 ...

  • 金匮诵读102丨水气病

    中医书友会 尤在泾注解 (一)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然不坚 ...

  • 金匮诵读13丨阳病十八 阴病十八

    徐忠可注解 此段前言病有阴阳脏腑之异:后言感有五邪中人之殊,欲人参互而求责也.谓病在阳,当从阳治,如头项居上,阳也:腰脊虽在中,督脉所主,亦阳也:四肢属阳,则臂与脚亦阳也:阳有太.少.阳明三经,合六处 ...

  • 金匮诵读15丨五脏病各有得者愈

    2019-12-31 徐忠可注解 (十六)此言五味能愈疾,亦能增疾,因五脏之喜好不同也,故曰五脏各有所得者愈.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 ...

  • 金匮诵读20丨栝楼桂枝汤

    赵以德注解 所谓太阳病,其症备,是何症之备也?大抵太阳经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是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症也.考之<伤寒论>有谓:太阳病,项背强,然,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 ...

  • 金匮诵读75丨奔豚气病

    尤在泾注解 (一)奔豚具如下文.吐脓有咳与呕之别,其从惊得之旨未详.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火邪见后惊悸部及<伤寒·太阳篇>.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 ...

  • 金匮诵读103丨水之病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4丨病有急,救里救表?

    徐忠可注解 (十四)此言医当知缓急先后之序也.谓表里分治,常理也.乃有表而复有里,倘因误下而来,不得如余邪未清,双解表里,虽身疼痛,不可治表,谓稍缓而表邪将尽入内,故曰急当救里.逮清便调,而身仍痛,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