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17丨痓病2

(0)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

    ​痉湿病脉证第二 (痉之为言.强也.其证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详于下文.初起不外太阳.)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既在标阳.不宜恶寒.而)反恶寒者.( ...

  • 关于《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的理解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我们都在说发生了疾病之后要先找到原因,然后就可以对因治疗,说的就是<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病机十九条"的内容了.找准疾病发 ...

  • 金匮诵读18丨痓病3

    赵以德注解 <伤寒论>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 ...

  • 金匮诵读20丨痓病3

    赵以德注解 (八)肝在五行为木,在六气为风:所胜之者,燥金:不胜之者,湿土.若金旺,则木受制而郁矣.木郁必发,发则从火,过其所不胜之中土,故脾土得木火而腹为暴胀大.如<内经>所谓厥阴在泉者 ...

  • 金匮诵读102丨水气病

    中医书友会 尤在泾注解 (一)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然不坚 ...

  • 金匮诵读13丨阳病十八 阴病十八

    徐忠可注解 此段前言病有阴阳脏腑之异:后言感有五邪中人之殊,欲人参互而求责也.谓病在阳,当从阳治,如头项居上,阳也:腰脊虽在中,督脉所主,亦阳也:四肢属阳,则臂与脚亦阳也:阳有太.少.阳明三经,合六处 ...

  • 金匮诵读15丨五脏病各有得者愈

    2019-12-31 徐忠可注解 (十六)此言五味能愈疾,亦能增疾,因五脏之喜好不同也,故曰五脏各有所得者愈.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 ...

  • 金匮诵读75丨奔豚气病

    尤在泾注解 (一)奔豚具如下文.吐脓有咳与呕之别,其从惊得之旨未详.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火邪见后惊悸部及<伤寒·太阳篇>.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 ...

  • 金匮诵读103丨水之病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4丨病有急,救里救表?

    徐忠可注解 (十四)此言医当知缓急先后之序也.谓表里分治,常理也.乃有表而复有里,倘因误下而来,不得如余邪未清,双解表里,虽身疼痛,不可治表,谓稍缓而表邪将尽入内,故曰急当救里.逮清便调,而身仍痛,又 ...

  • 金匮诵读23丨湿家之为病

    赵以德注解 (十四)此证出<伤寒论>.注云: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水性趋下也.痹,痛也.因其关节烦疼而名湿痹,非脚气之痹也.<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