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75丨奔豚气病
相关推荐
-
我如何认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六)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唯"厥阴病"争议最多.因其条文中含"厥阴"二字者,仅仅四条.故近人陆渊雷先生称"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篇 ...
-
金匮玉函经二注-奔豚tun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论二首方三首)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补注]此仲景言奔豚之始本于惊.故并及他病之亦因于惊者.夫奔豚.水兽也.奔豚证.肾病也.经曰. ...
-
《证治准绳·杂病》目漏
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并风热停留在睑中.宜服五花丸.白薇丸.歌曰∶原因风热睑中停,凝结如脓似泪倾,驱毒除风无别病,黄连膏子点双睛.合用糖煎散.三和散.密 ...
-
『中医古籍』质疑录
作者:张介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序 张景岳传 张景岳传 综概 综概 论伤寒无补法 论伤寒无补法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 论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 ...
-
金匮诵读102丨水气病
中医书友会 尤在泾注解 (一)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然不坚 ...
-
金匮诵读13丨阳病十八 阴病十八
徐忠可注解 此段前言病有阴阳脏腑之异:后言感有五邪中人之殊,欲人参互而求责也.谓病在阳,当从阳治,如头项居上,阳也:腰脊虽在中,督脉所主,亦阳也:四肢属阳,则臂与脚亦阳也:阳有太.少.阳明三经,合六处 ...
-
金匮诵读15丨五脏病各有得者愈
2019-12-31 徐忠可注解 (十六)此言五味能愈疾,亦能增疾,因五脏之喜好不同也,故曰五脏各有所得者愈.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 ...
-
金匮诵读17丨痓病2
赵以德注解 (四)成无己注<伤寒论>,谓发汗太多则亡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则筋脉紧急,而成痓.虽然,发汗亡阳,阳亡寒起,致紧急而为痓固也,然发汗后为痓者,难以紧急概言 ...
-
金匮诵读18丨痓病3
赵以德注解 <伤寒论>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 ...
-
金匮诵读20丨痓病3
赵以德注解 (八)肝在五行为木,在六气为风:所胜之者,燥金:不胜之者,湿土.若金旺,则木受制而郁矣.木郁必发,发则从火,过其所不胜之中土,故脾土得木火而腹为暴胀大.如<内经>所谓厥阴在泉者 ...
-
金匮诵读103丨水之病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 ...
-
金匮诵读14丨病有急,救里救表?
徐忠可注解 (十四)此言医当知缓急先后之序也.谓表里分治,常理也.乃有表而复有里,倘因误下而来,不得如余邪未清,双解表里,虽身疼痛,不可治表,谓稍缓而表邪将尽入内,故曰急当救里.逮清便调,而身仍痛,又 ...
-
金匮诵读23丨湿家之为病
赵以德注解 (十四)此证出<伤寒论>.注云: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水性趋下也.痹,痛也.因其关节烦疼而名湿痹,非脚气之痹也.<内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