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老师重讲伤寒论86.87,88.89条
相关推荐
-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功能
整理:黄乐 校对:杨德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津液的生成.代谢与功能. 津液是泛指人体一切正常水液.只要是人体应该正常存在的水液,都属于津液.所以,津液往往有一个别称,就是"水液" ...
-
中医为什么说“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或太少都有什么危害?
朱燕中 上医健康 3天前 1 出汗多,会神疲乏力 夏季出汗多了以后,总是懒洋洋,神疲乏力.做什么都不带劲儿,莫名还烦躁. 进入夏季之后,由于气温升高,不少朋友在比较热的时候都变得比较容易出汗. 其实, ...
-
不解肌;而以火劫汗,伤阴致变四法
------读<尚论>学<伤寒论>-10 一法,辨阴未尽亡. 一法,辨邪所由解. 一法,不得汗,反躁,必圊血. 一法,辨脉微而数者,不可炙. 23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 ...
-
伤寒条文讨论会(三)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360度伤寒背诵训练营·条文讨论会』对阳明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本周重点条文进行讲解回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 ...
-
晨雨老师重讲伤寒论78,79条,8O条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伤寒五六,大下之后,身热不去,伤寒当是表证为什么要下呢?患者当时不是单纯的表证发热,而是内外交杂的里热表 ...
-
晨雨老师重讲伤寒论81,82条,83.84.85条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这条是告诉大家,凡是用栀子的,病人病前有体寒脾虚便溏的人,不可用,因栀子清三焦之火,用之更寒,使脾失运. 用不用还得当时病情反应,如果有上三条的症状,该 ...
-
晨雨老师重讲伤寒论97,98条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3,34条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