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拳诀讲:“运动如面炼钢,无坚不摧”,“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归根结蒂就是松紧运动。自然界中凶猛的动物一般外观上看都很松软,但捕食时则极为灵敏,快捷有力;猫、狗等动物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一经触击其身体必定抖动,接触点同时产生弹性绷力。太极拳平时慢练,但动起来却能做到一触即发。周身无处不弹簧。武术家们高超的内功素养“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无不表现为拳术松紧运动的变化:极柔软、极坚刚。

一、抻筋拔骨增内功 意力结合挖潜能

1、身肢放长,形松意紧

拳架动作熟练后,不但动作要放慢,而且要有意识使肌肉整体放长。肌肉纤维变细、变长,增加初长度,从而使肌肉富于弹性,同时又要使各部位关节拔开、放松,尽量能做到立体旋转、灵活至极。松则如一张纸、一件褂衣。使多么大的巨力击来时,都会通通(缓冲)卸得一千二净,这就是真正的形松;意紧就是随时着意全身,有身临实战搏击之其境,使身体任何—个部位都有一弹即发之势。

2、处处着意,进入角色

调架不但要走低架、慢架(—次三、四十分钟),而且—开始便进入角色状态,即站好预备势后,便着意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均有外力来攻击身体的任何—个部位,而已身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要随时作出反应,与外力抗争,真乃“依着何处何处击”也。头有上顶之意,脚有下蹬之劲,两手有前推(刺、抓)之意,后背有后靠崩撞之劲。两臂既有往外横打之撑劲,亦有朝内夹击含抱之意。两手既有往前之推掷抛摔劲,亦有回捋牵引采带之意。膝尖有前顶劲,膝弯有夹物意,腿上有蹬劲,臀下有坐意,胯有外撑劲,胯弯有夹物意。拳诀云:“蹬之于足,行之于腿,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于腹,浑噩于身,发之于毛”, “筋骨要松,皮毛要攻”正是这层意思。

3、抻筋拔骨,贯劲增力

太极拳要“心劲一发,而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在意识的指导下,用意使关节、韧带、骨缝开拔。

要有用力外撑的澎胀感,手臂似有沉重感,指尖似有胀麻欲抓感,使身体内部产生抗争,促使各肌肉群协同工作,形成慢拉架子硬开弓之势, —方面由丹田处向四周稍节徐徐贯劲,一方面在沉静的基础上,有意使身体内部上下、前后、左右各处产生对拉拔长和螺旋滚转的内力,有效地促使身体各部位协调的配合,由于矛盾抗争而达到力出统—,气力充沛,生动和谐,整体机动灵活。又由于这种意识指挥下的内力在体内各关节肌肉中不停的如链条式的滚转缠绕时上时下、时左时右,以及螺旋运动的劲力变化,使得身体各部位动作准确合拍,变化无穷,既训练了柔而不软(懈)、刚而不僵(生硬)的劲力素质,又有效的聚蓄了内劲能量。

4、意力结合,激发潜能

历来太极拳家都强调打拳必须用意,如“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先在心,后在身”,“始而意动,继而劲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刻刻留心,揆何处,心要用在何处”、“气未到,而意已吞”,“走架打手着着留心”等等,都是强调用意的拳论。有人研究认为“意念活动是一种隐形的力”。太极拳的用意,即在于调动和激发人体精气神,及大脑潜在功能。

意念,或叫做意念力,是人脑所特有的运动形式。科学研究证明,意念活动是一种力,有人称它为“人体意念场”,也有人称它是人体高级物质能量流,它不仅有思维信息功能,而且有对人体自身或体外事物直接产生作用的功能。也就是说它能统帅人体的全部功能和能量。当—个人意念力作用手掌上时,手掌的弹性,膨胀力量,都会加大。上海同济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项实验就证明,意念力可以使手掌温度上升和下降(《中国人体科学〉1994年第4期)就是很好的证明。

从技击劲力训练角度出发,把意念集中到应敌策略及技巧上,集中到自身发力部位上,集中到假设敌人的某个部位上,包括从施力点、力的运行路线、枢纽运化,以及最后达到的发力点上。也就是说,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诸劲过程中,都要贯注以意念力。从中不仅可锻炼到一些应敌的本领,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胆量。要想增强意念的能量,则必须在日常锻炼中逐步培养。即在平时练拳过程中,注意意念力的渗入。其中包括理性知识的充实和刻苦实践中的潜悟但这又必须是在拳架练得精熟之后方可着重练习的。

二、着意培养意念意识:

(1)打拳行架,要经常有意识地树立假设敌,作攻防想象,对套路的每个动作都贯注招式含意,做有针对性的攻防想象,意真力才真,才能有效的调动人体潜能,发挥最大效能。树立“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能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的战略思想和应敌意识。并且对自身的力量有充分的估量:要充分自信自身的力量超过一切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思想上压倒—切敌人。一接触其皮毛,我意念中之力即已入彼骨髓。所谓“气来到,而意己吞”。平时人们讲的“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其中就包含了这种意念力的作用。

(2)对每一个拳势,每一个动作的技击含义要清清楚楚,每个动作中力度的变化,运力起点、路线、枢纽、落点(发力点)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要刻刻注意使意念力准确而顺遂地达到发力点上。每个动作的技击技巧特征,发力点是在手指,还是在掌根?是力出拇指,还是中指?是抓筋拿脉式的入劲,还是捋按抛掷式的放劲?是顺势借力,还是创造借力的技巧?等等,都要明白清楚。如果我们天天遍遍练拳时,都能把这种意念力贯注于每—个动作的—点一滴上,天长日久,必将会锻炼出—种较强的太极内功,使周身充满活力和弹性,使“挨着何处何处击”指日可待。

(0)

相关推荐

  • 论太极拳中的意念

    一.意念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意念,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亦是太极拳练习中的核心概念.太极大师王培生说过:"太极拳是一种意拳."意念作为一种操作手段,存在于太极拳修持时每一过程. 那 ...

  •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高臣.于汶水在<武魂>杂志1995年第6期的文章"意拳与人体仿生学"指出:中华武学内在力量的根本就是从动物运动机制中提炼出的抻筋拔骨的训练方法:恢复先天本能状态的训练手 ...

  • 王培生谈太极拳技击十大要素

    吾师王培生先生精太极技击之道,不仅武艺精湛,而且精研武学理论,把技击心得整理成文字,教给学生.笔者遵照先生"得秘籍不可私藏"的教导,把先生传授的太极技击之法公之于众,以飨同好. 1 ...

  • 谈太极拳技击化险为夷的招法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谈太极拳技击战术

    技击者以各自所长谋划战术,身高者利用自己四肢长的优势,常袭远取高:身低者常近击取下.体重者常以静制动,体轻者常先发制人,以巧取胜.既懂得引空击空之法,又懂得以快制慢之理:既懂得以整击散之法,又明白以重 ...

  • 陈照奎谈如何增强太极拳的功力

    如何增强太极拳的功力,陈照奎老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重视拳架的锻炼.陈老师又特别强调打低架.所谓"拳走低架,裆走下弧".他说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因 ...

  • 略谈传统鹤拳的功力训练

    拳谚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各门各派的练功方法不同,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练功来增加自己的功力,以期把学到的拳术能够发挥出更佳的效用.无可否认的,功力训练的方法大多是枯燥乏味, ...

  • 马虹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巧及功力训练A_超清

    马虹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巧及功力训练A_超清

  • 不要丢掉太极拳的核心技击术——谈太极拳未来的发展方向

     太极拳的核心价值是技击,这一点在太极拳已经风靡全国及世界之后,看的更清楚了.当太极拳的健康功能已普及到人人皆知.到处都会的情况下,太极拳技艺的提高就已成了十分紧迫的问题.搞的不好,我们邯郸.永年世界 ...

  • 【拳理】中高级训练不易量化——浅谈太极拳习练的难点

    在训练中,如何制订训练计划.测试训练效果十分重要,为此就需要一些被量化的标准.量化标准就是指有关训练的一个客观的.与练习者自身分离的数字化量值,它常常可以使训练直接.明了.比如你现在只能举起40 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