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碗安慰剂 2024-05-25 05:52:32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mingzhudz(读者)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01据说,在教育领域有一个“第十名效应”。1989年,杭州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他发现那些混得好的学生当年成绩并不十分出色,而当年成绩突出的学生却成就平平。他用10年时间追踪调查了151位学生,发现小学时班级前5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小学时排7-15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前移的比例竟占81.2%!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第十名比第一名更有出息。有人甚至分析出了“第十名效应”的四点原因:前几名只会学习,知识面狭窄;前几名不参加活动,没有个性;前几名缺乏锻炼,身体不够健康;前几名名利思想严重,心理不够健康。02有意思的是,在多年以后,大概是2009年,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天长中学给家长们做了一次报告,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在演讲中居然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林清玄说:“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7到17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林清玄的演讲,也被很多人视为圭臬,一时间,“不要让孩子考第一,班级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的文章铺天盖地。仿佛成绩好反倒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而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拔尖,就代表将来一定更有出息一般。03其实不管是周武老师的调查还是林清玄的演讲,都并非严谨的学术研究,其结论也禁不起推敲。比如林清玄说“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这里面就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在什么样的学段、什么样的学校里考到这个名次。我们知道,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名次是不断变化的,小学的前几名到了重点中学,可能就是一般学生,高考状元到了清华北大,也大概率不再考第一,因为身边还有很多状元,第一名只有一个。而显然,在清华北大,前10名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名次,如果在偏远农村的小学,考第10可能上重点中学的机会都没有。远的且不说,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一个班的学生将来能上大学的只有寥寥几个,你跟他们说第10名最有出息,跟“读书无用论”有什么区别?周武老师的调查更是自相矛盾:小学时前5名的学生到了中学名次后移,前7-15名的学生上中学后名次前移,岂不是说到中学后学生的名次发生了互换,前7-15的学生变成了前5?这样的话,这些学生会不会变成啥都不是的书呆子?将来,是小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还是中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04不知道别人的同学都是什么样子,在笔者的同学当中,班里考第一名的如今是全国顶尖高校的教授,考第二的是大医院的知名医生。跟全国那么多牛人相比,他们也许混得算不上多么突出,但作为普通的农家子弟,他们已经足够出色。至少在我们班上混得最好的人当中,应该有他们的名字。似乎笔者当年的高考成绩恰好处于7-17名中间,但说实话,日子过得比人家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当然,你也许会说,“第十名效应”只是指小学阶段。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几十年前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在小学阶段几乎都是班里第一名或前几名。而在全国的名人当中,各个级别的高考状元不在少数,李彦宏、刘强东、欧阳夏丹、史玉柱……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来。据说,许家印1978年参加高考,在人口达1000多万的周口市,成绩也位列前三。成绩好,真的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功。05确实,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照样可能有出息。但我们不必因此就否认成绩好的重要性。尤其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家听一样的课,做一样的卷子,都把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成绩好确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能力强。而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下,考第一就是比考第十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学习这件事,应该有多大能力就用多大能力,能考第几就考第几,能考第一而劝他“别那么努力”是错误的。“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碗安慰剂,只会让孩子失去奋斗的动力。如果能够选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第一。因为我相信,作为普通人家的子弟,考最好的成绩,上最好的学校,才会有更广阔出路。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热文回顾:◆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赞 (0) 相关推荐 为何赢在小学却输在中学,得知背后的原因,家长不再逼学生当学霸 导语: 在学生时代,无论是哪个阶段,我们的身边总是有学霸的存在.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身上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发扬光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小学一二年 ... 资深班主任坦言:未来有出息的孩子,并非班级第一,而是这个名次 执笔:小梦 定稿:筱沐 "学无止境" 学习是最能改变我们人生最简约的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并且也算是走了近路,当你学习好的时候你离成功就更近了. 但是当你 ... 【心念与健康】“三分治七分养”和“安慰剂”效应 我有一个十多年的养生健身的好经验分享一下,其原理源于"三分治七分养"和"安慰剂"效应. 每个医生开的药里都有"安慰剂",如维生素系列等,根本 ... 【05】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五篇)- -[05]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五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 ... 为什么班里第一名,大多不是最有出息的娃?“第十名效应”了解一下! 作者:朗读君 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 你家孩子处在班上的第几名? 如果孩子是排名第一第二的"领头羊",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为他感到骄傲,他也一定是个自信的娃! 如果 ... “示弱效应”“第十名效应”,这些育儿方法让妈妈们事半功倍! 教育是一件很让妈妈头脑的事情,那些认为育儿很简单人,往往要么没有孩子,要么根本不管孩子. 但如果学习以下几个方法,能帮助妈妈不少哦~ 一.手表定律 以前小学有一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别再逼孩子考第一名了,有出息的娃并非第一名,第十名效应了解下 在我们这个专业有个特别古板的文学老师,她同时也是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妈妈,她平时除了和我们教学知识以外,最喜欢说的就是她女儿的学习问题."她这次考试又没得第一"是她表示经常苦恼的问题 ... 小学成绩出众,日后平平庸庸,“第十名效应”告诉家长别只看分数 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们讨论问题的焦点开始集中在了孩子身上. 其中,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项是讨论的重中之重,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谈话中神气活现,特别骄傲: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则觉得脸上无光,恨不得找个地缝 ... “第十名效应”:考第十名的学生往往比第一名更有出息? 孩子没必要争当第一名,第十名照样成才? 据说,在教育领域有一个"第十名效应". 1989年,杭州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他发现那些混得好的学生当年成绩并不十分出色,而当 ... 克服洗碗效应,坦然面对人生 克服洗碗效应,坦然面对人生 “一碗果冻效应”提高了高层建筑在卡斯卡迪亚地震中倒塌的风险 'Bowl of Jello effect' raises risk of tall buildings collapsing in Cascadia quake, scientists say 原文 ... 职场“洗碗效应”。现在有很多单位存在这种... 职场"洗碗效应". 现在有很多单位存在这种现象:就是能力强,做事快的人,往往做得多.错得多,也被领导骂得多.相反,那些混日子,能力又不怎么样的人,他们基本不做事,又不会被领导骂,最 ... “安慰剂”效应告诉你,真正想安慰一个人,应该怎么做? 人们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路会遇到很多波折和不顺利,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安慰,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互换角色,成为那个可以安慰别人的人. 能安慰人,会安慰人,考验一个人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