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书法批评的立场
相关推荐
-
“批评家”与“批评者”换框
批评家与批评者 "批评家"是一种缺乏同理与共情的指责,很多时候是局限在自己的信念里,是问题框架. "批评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建议或意见,并用"如何 ...
-
文学批评:诗性与学术
出评论集,我时常会把长文和短文分开编选,今年出版的<为思想寻找词语>和<共鸣与回响>也照旧如此.前者所收录的,多为长文:后者则多为短章.除了字数上的差异,其实两者还有更为内在的 ...
-
杨勇|书法批评何为?
编者按:书法创作的繁荣为书法批评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书法批评也推动着书法实践的发展.然而,当下的书法批评存在着学科建设.理论规范.场域建构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期[锐评]发表三篇关于书 ...
-
王进玉: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关于文艺批评,当下实在欠缺,尤其欠缺锐利的.深刻的专业批评.很多批评家总喜欢轻描淡写式的批评,说话.行文,有意减轻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有意将问题避而不谈,只赞扬,零批评.当然,很多时候,被"赞 ...
-
古诗鉴赏要在多元解读中寻觅真相
诗歌批评:在多元解读中寻觅真相 --黄理兵<唐诗的真相>读后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 谭邦和 摘 要 黄理兵的唐诗解读新著及其书名,促使我们思考诗歌批评的一个理论问题和现实困境:诗歌作品 ...
-
姜寿田:对101位书家实事求是的批评!
书法批评离不开 历史的眼光和史学支撑 无论是从古代书史立场 还是从现当代书史立场来看 书法批评都与 书法史学构成一个整体 由姜寿田编著的 <现代书法家批评>一书 立足宏观的文化审美框架 恪 ...
-
学术·观点 | 从碑帖之学看海派书法
从碑帖之学看海派书法 刘一闻 –– 世纪中叶沪读地区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随后外国金融源源而人.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上海从一个偏僻乡镇迅速地发展成为空前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晚清学者张鸣坷曾在<寒松 ...
-
学术·观点 | 秦汉瓦当书法
西汉 金乌瓦当及拓片 直径21.7cm 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西汉 蟾蜍玉兔瓦当及拓片 直径21.6cm 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泱茫无垠:寻绎汉瓦文字之美 陈根远 在千年瓦当收藏研究史中,绝大部分时间 ...
-
【学术报告】虚拟对话与立场构建:“你”在互动中的移指用法
题目:虚拟对话与立场构建:"你"在互动中的移指用法 主讲人:史金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间:5月17日(周一)上午9:3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大会议室 科研处 ...
-
UC头条:书法批评已成高危行业: 有人被刀捅
书法批评越来越难做了,据来自德阳全媒体的报道,4月2日的时候,在德阳文庙广场,发生了一起案件.受害人温某在点评王某的书法作品,引起了王某的不满,王某恼羞成怒,拿起水果刀便将温某刺伤了.周围围观的群众报 ...
-
[学术观点]李远国:王家祐的道教研究
李远国:王家祐的道教研究 王家祐(1926~2009),字宗吉,1926年8月生于成都,祖籍四川广安.生前系四川省博物馆研究员.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院史学系,师事史学大家蒙文通先生.1951年 ...
-
【学术观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数据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网络舆情管理也带来深刻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大数据意味 ...
-
【观点】书法技巧=3 7 5 5
一.三大创作原则 1.线条坚而浑--激情源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 ...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术观点,九法五径法则。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术观点,九法五径法则。
-
梅墨生评二十名家书法:看懂书法从阅读书法批评开始
评 吴昌硕 书法 冲天一怒从戎事,几个文人有胆肝. 苍石酸寒奔走尉,朱砂分白钝刀刊. 模糊十鼓终生法,古拙钟繇自在看. 沪上无须吴四绝,开宗领袖史名磐. 梅墨生:"吴昌硕行书以及草书的笔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