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关学(三十八)
相关推荐
-
学术论文|玄德论(二)
怡然自得 陈佩廷 - 古筝曲 转接上期 精彩继续 "玄德"既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亦是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重要标尺.一方面,<老子>中的&q ...
-
周公之礼、周公吐哺是什么典故,周公是谁?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周公解梦或者行周公之礼,但是周公到底谁? 周公,姓姬名旦,也成为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规范社会各态,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 ...
-
古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 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 ...
-
儒家修持渊源:以巫史祝卜为起源
儒家修持渊源:以巫史祝卜为起源
-
《中庸》注释(三十三)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
-
《中庸》注释(三十四)
[原文]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 ...
-
礼乐中国的开端
曲阜周公庙的周公像 说起中国文化的根本或源头,不能不讲礼乐开启这件大事.礼仪和音乐的源头固然可以追溯到远古,但事实上,我们所在的国家之所以成为中国,一直在各个朝代背后做意识形态支持并一直影响至今的礼乐 ...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与孟子思想概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与孟子思想概述
-
走近关学(十八)
1 关学要从狭义走向广义,首先就要在哲学上完成其现代化. 在宋明理学中,关学尽管独具风采,以气本论卓然成家,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和使命意识,但在本质上,它和程朱理学.陆王心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六)
1 从上面随手举出的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陕西文化界并没少"展示广义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不过,<关学文库>的出版的确是一件盛事,它起码说明,与其他地方相比,陕西更关注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四)
1 <关学文库>出版后,有人说:近几十年来,与其他省份多侧重"文化"的展示不同,陕西非常关注"关学"的总结发掘.换言之,其他省份多是宣传展示广义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二)
1 那天,从楼观台出来后,就直接去了宝鸡.在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下车后,给张波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住在老校区.等了一会,他才开着车过来.张波还很年轻,个子不高,但很精悍.到他的办公室坐了一会,他把编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
1 据刘学智先生讲,张载身后关学的传衍相当复杂.既有直接师承,也有间接承传:既有学脉上的一贯性,又有不同时期的特殊性:既有张载学说的的正传发展,也有关学在其与异地学派的互动交融中发生的顺应时代的某些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三十五
1 关学既是"内圣"之学,也是"外王"之学."内圣"之学,相当于如今的文史哲以及宗教神学等人文学科:"外王"之学则相当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三十四)
1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人群的创造,也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关学,无论广义还是狭义都既是陕西人民的创造,也是陕西这块土地的产物.古人对于文化人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今,天文属于自然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三十二)
正蒙关学文化 6月21日 1 自从秦国统一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学术文化就再也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繁荣 ...
-
《易经》风水讲座刘东亮:金锁玉关三十八
上次讲的姚记炒肝那样的小破店,跟咱们看到的中等规模的小店一样的,人们一天都在门口排队.从早晨起来五.六点起来就急忙开门了,到晚上天都黑了还有人买,端着碗找不着地儿.吃了就得赶紧走,好几个人端着碗看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