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燕 | 永远的乡愁

(0)

相关推荐

  • 华州故事:母亲,我要让你尝尝舌尖上的华州。

    邮箱:3125136050@qq.com 母亲,我要让你尝尝舌尖上的华州 作者:霞 光 昨夜,母亲又在梦中哭喊,我把她抱在怀里,轻轻拍着,看她逐渐进入睡眠.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独居了二十多年,现在, ...

  • 李春燕|母亲的爱情

    母亲出生在一个家境比较富裕的农村家庭. 都说女孩长相随爹,此言不虚.头脑灵活.勤劳能干的外公,生得俊眉朗目,仪表堂堂.母亲继承了外公优良的基因,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举止娴雅,一颦一笑极具神采. 和母亲 ...

  • 中秋月圆,心里的相思

    月光所至,皆是故乡. 于我来说,可以理解为,所见之景,皆联想起故乡. 十几年了,工作之后,不知多少个中秋没有回故乡了,有时候在想,人为何去远方,为何那么多的人都在异乡,为了工作,为了爱人?亦或是未知的 ...

  • 如果我是一棵竹 /李春燕(外一首)

    如果我是一棵竹 如果 我是一棵竹 我愿意把真情 向世间说出 我不会追求鲜花的美貌 也不学翠柏的严肃 我愿在风雨变换中 学会立足 我在出生之前 就要吸足大地的营养 一旦出生 绝不愧对阳光雨露 我会在春雨 ...

  • 你来看我,我也看你 | 郑宪

    文/ 郑宪 母亲说:"我胖了,脸成圆圆的青团了." 我端详她,她摸摸我脸颊.我注意到她两只手的手背,清爽,竟没有老年斑,我把自己的右手背伸给她看,上面有几点褐色的斑.她说,你没事要 ...

  • 「写作坊·美文」忆如|永远的乡愁

    作家新 干线 永远的乡愁 提起乡愁,绕不开的首先应当是台湾诗人余光中那首闻名遐迩 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

  • 消失的晒谷场,永远的乡愁

    消失的晒谷场 路过南渡河的时候,看到东西田洋金灿灿的一片稻田,心里顿时明亮起来.几辆收割机正在不慌不忙地收割着,收割机爬过的地方,留下的稻草渣铺成一条小路,人们拿着塑料袋装稻谷.机械化真方便,真好,但 ...

  • 【夜读】永远的乡愁|纪念余光中

    永远的乡愁 --纪念余光中 作者 | 虞学泽  朗诵 | 晓华 您走了 您真的走了 在一个阴雨湿冷的冬天 带着七十载 带着三代人 浓浓的乡愁 陨落在 海峡的那一头 爷爷说 海的那头 是他的乡愁 那个时 ...

  • 一痴 | 书法是中国人永远的乡愁!

    主讲:一痴,本名周明华,"书法网"总编辑,创始人:"让书法回家·全国公益大行动"总发起人:现为:江西省书法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副院长,北兰亭艺委会委 ...

  • 散文:永远的乡愁

    永远的乡愁 文/毕研杰 乡愁,是中国文学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日暮乡关河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唐朝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面对夕阳下滚滚东逝的江水而对故乡的追问: "少 ...

  • 永远的乡愁|元宝(湖南)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主办,<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 ...

  • 【永远的乡愁】

    朗诵:[永远的乡愁]作者:闻小语 朗诵:蓝鸥 编制:雄鹰很多时候,我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流浪的人.或许正因为如此,故乡在我的心中总有着不一样的重量.其实,我对于故乡的印象是淡薄的,我常常在我走过的每一 ...

  • 传承民俗文化 永远记住乡愁(广丰洋口采风之四)

    洋口古镇建有民俗乡愁馆,其目的在于传承民俗文化,让洋口人永远记住乡愁.该馆"前言"写道:"盛世建馆,为明时胜事.乡愁馆其事核,其辞赡.十六篇章,既有瀛洲旧梦图,亦有洋口新 ...

  • 永远的乡愁: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离开了我们!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017 十二月14日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14日报道称,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年9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