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相关推荐
-
一个被常用于治疗痤疮的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关原文论述: 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本条证候: ...
-
关于《伤寒论》中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理解及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于<伤寒论>第147条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
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辨别
用小柴胡汤,还是用柴桂姜? 留言内容 : 老师好,临症中,常见化脓性扁桃腺炎,颌下淋巴结肿大,纳差恶心呕吐,可舌淡苔白腻,身体消瘦虚弱,这种情况是用小柴胡汤,还是用柴桂姜? 回复内容 : 还是那句话, ...
-
“和得其当,一剂如神”——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定时寒战医案
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女,68 岁,退休妇科医生. 主诉:反复寒战,发作有时1 周.患者于半月前不慎感受外邪,出现发热(T 38.6℃).恶寒.口干.鼻塞.流涕等,经服感冒药及疏风清热解表方药后,近 1 ...
-
病例二,顽固性腹胀案:上腹部腹胀6年,加剧5天为主诉就诊。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黄芩6克,天花粉10克,牡蛎10克,炙甘草6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三剂。服药后症
病例二,顽固性腹胀案: 林盼,女,32岁.以上腹部腹胀6年,加剧5天为主诉就诊.患者诉上腹部胀,有微痛,食后5至10分钟更甚,持继1至2小时后可自行缓解,腹中觉饥,不影响进食,腹中时有矢气,虽有矢气腹 ...
-
郝万山讲柴胡桂枝干姜汤
和法,对于和法,我们通常用"和解"这个词,对于"和解"的理解,有的人说是调和,实际上我的理解它不是调和,因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人体的枢机有两个, ...
-
郝万山讲经方故事——柴胡桂枝干姜汤
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 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 ...
-
刘渡舟郝万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郝万山讲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法,对于和法,我们通常用"和解"这个词,"和解"可理解为和枢机,解郁结,因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人体的枢机有两个,一个是少 ...
-
柴胡系方剂(3)柴胡桂枝干姜汤
今天我们来学习柴胡系方剂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了方便对比,把小柴胡汤放在前面: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炙甘草及其运用:剂量比值为8:3:3:2:4:2:2。“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两见: 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第147条, 二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 ...
-
病案举例 :胁痛腹胀(慢性乙肝):心情不快,口苦咽干,口渴心烦,但不多饮,四肢倦怠,两胁胀痛,右胁尤甚,不欲纳食,午后腹胀特重,大便稀。诊为胆热肝郁,脾不健运,津虚饮结。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黄芩
3 病案举例 3.1 胁痛腹胀(慢性乙肝) 患者,男,41岁.初诊于1999年4月10日.患慢性乙肝3年余,曾在某某医院治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