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艺术简介29:7-9世纪尼泊尔李察维王朝造像艺术
相关推荐
-
佛像的魅力:让人无法忽略的文化之美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颇为悠久,各地精美新发见的造像亦层出不穷. 或慈眉善目,或怒目威严. 而现今我们看到的佛像,其实是经过不断演化同化,才有现今如此规模庞大品类繁多的类别. 就让小编,带大家大致了解领 ...
-
珠峰下的尼泊尔历史故事有点惊悚!
珠峰下的尼泊尔历史故事有点惊悚!
-
果阿到阿旃陀和埃洛拉
果阿,阿朱纳海滩附近,15世纪的老教堂上浮雕着灵动的鱼群 霍斯佩特缤纷的蔬果鲜花集市. 果阿,夜晚酗酒欢歌的西方年轻人,自在的嬉皮士. 阿朱那海滩周三有色彩缤纷的跳蚤市场 羡慕果阿的神牛,三五成群,自 ...
-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上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 ...
-
菩萨有胡子?罗汉没有18个?佛像的10个硬核冷知识
去过南京鸡鸣寺的年轻人,都体验了一把命运的无常. 从大家的遭遇来看,"不幸"涵盖了衣食住行.工作事业,基本360度无死角. 作为香火旺盛的寺庙之一,虽然被大家吐槽,但前去求签的人还 ...
-
佛教造像艺术:受笈多艺术影响的尼泊尔李察维王朝佛造像
印度笈多王朝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笈多佛教造像艺术有早期和晚期(野鹿苑风格)的风格变化.尤其是服饰,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4-6世纪的笈多早期造像服饰特点:佛身着通肩大衣,腰部由粗壮变为苗条, ...
-
佛造像艺术简介39:13至14世纪的丹萨替造像
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丹萨替寺位于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腰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多吉杰布为帕竹噶举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时期, ...
-
佛造像艺术简介37: 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13至14世纪藏中造像。
十二世纪末,由于受到伊斯兰势力的不断入侵,印度各地佛教纷纷消亡,尼泊尔成为影响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源泉.在政治上,元朝(1271年-1368年)统治者独尊藏传佛教萨迦派,推动了西藏各势力的整合,近四百年 ...
-
佛造像艺术:受克什米尔与帕拉艺术双重影响的12-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
在地域上,藏西处在克什米尔与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之间,宗教,艺术等方面,自然会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比如佛造像的面容,服饰特征,镶嵌工艺等方面,藏西12至4世纪青铜合金造像既有早期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痕迹, ...
-
佛造像艺术:12至13世纪的藏西青铜合金造像(早期)。
在众多的青铜佛造像中,藏西风格佛造像以其独特青铜材质和别具一格的制作工艺在喜马拉雅佛造像发展历史中风格独特,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藏西包括历史上的拉达克王朝及古格王朝,位于印度控制的喀什米尔东部及西藏阿 ...
-
佛造像艺术:13至14世纪的藏西青铜合金造像(后期)
帕拉王朝在12世纪消失后,帕拉艺术对西藏的文化影响减弱,13至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艺术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造像风格上保持了早期的藏西青铜合金造像艺术的风格及工艺特征,但比对早期造像,还是区别明显: ...
-
王富华的艺术简介
王富华,山东人,李苦禅大师传人,现任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金陵印社艺术委员:金陵书画院研究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 ...
-
聂峰艺术简介
聂峰,祖籍湖南.陕西观赏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观赏石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其出身书香门第,受先辈熏陶,自幼酷爱书法,从军数载,为商多年,却笔耕不辍.从唐楷入手,以"二王"."米芾" ...
-
严伯均《西方艺术课》小提琴艺术简介
本篇介绍: 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 如何欣赏小提琴艺术 小提琴艺术的江湖门派 六位著名的小提琴作曲家 1.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 (1)帕格尼尼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是整个小提琴艺术历史上最明显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