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艺术:受笈多艺术影响的尼泊尔李察维王朝佛造像
相关推荐
-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上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 ...
-
亮相央视2021年春晚的天龙山佛首是什么来历
▌从日本追索回国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佛首,曙祥摄于鲁迅纪念馆 2月11日晚,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现身,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 ...
-
佛造像艺术简介29:7-9世纪尼泊尔李察维王朝造像艺术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连不丹.锡金,西南连接印度,北与我国西藏接壤,虽然国土面积不大,而且多为山地,可是在人类文明史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影响,佛教造像艺术便是其古代文明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页 ...
-
大乘小乘都有马图拉艺术和笈多艺术佛教造像艺术的血统
前期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开创于公元一世纪的佛造像艺术-带有古希腊雕塑风格的犍陀罗艺术,以及逐渐形成.发展.成熟的代表印度本土风格的马图拉艺术和笈多艺术.佛教文化到了笈多帝国时期,盛行大乘佛教,鸠摩罗笈多一 ...
-
南北朝造像中的笈多艺术:北朝雄健古朴 南朝优雅俊秀
佛教自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后,佛教艺术亦随之产生,佛造像艺术从传入伊始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依.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像在吸收印度笈多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沉静内省.轻盈飘逸的佛像艺 ...
-
帕拉王朝佛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莲花手观音菩萨坐像 9世纪 帕拉那烂陀风格 高1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近年来,大家对帕拉造像艺术十分的热衷,这个堪称奇绝艺术的被发现和归类,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相较于斯瓦特.克什米尔造像风格, ...
-
佛造像艺术:受克什米尔与帕拉艺术双重影响的12-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
在地域上,藏西处在克什米尔与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之间,宗教,艺术等方面,自然会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比如佛造像的面容,服饰特征,镶嵌工艺等方面,藏西12至4世纪青铜合金造像既有早期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痕迹, ...
-
佛造像艺术: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夏鲁’风格
西藏各地的艺术风格从十三世纪后半叶到整个十四世纪,深受尼泊尔艺术的影响,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结合当地审美,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夏鲁风格及丹萨替风格.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驻地 ...
-
佛造像艺术简介37: 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13至14世纪藏中造像。
十二世纪末,由于受到伊斯兰势力的不断入侵,印度各地佛教纷纷消亡,尼泊尔成为影响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源泉.在政治上,元朝(1271年-1368年)统治者独尊藏传佛教萨迦派,推动了西藏各势力的整合,近四百年 ...
-
【鉴赏】西蜀神韵—四川省博物院佛造像艺术
西蜀神韵-四川省博物院佛造像艺术 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其造像艺术也在不同历史阶段因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多方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嬗变之中.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 ...
-
概述17世纪欧洲艺术和中国陶瓷艺术的相互影响
------扬帆渡海.百夷来华------ 1600年也就是17世纪开始(明代万历28年左右),欧洲发生了很多事,首先文化意义上,1600年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分割的时间点,也就是文艺复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