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艺术: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夏鲁’风格
相关推荐
-
西藏日喀则夏鲁寺壁画
西藏日喀则夏鲁寺壁画 夏鲁寺古代壁画的绘制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1世纪介尊·西饶迥乃初建夏鲁寺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这一时期,古相·扎巴坚赞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 ...
-
龘藏冬拍|完好如初的旷世之作:历经岁月洗礼,更显尊贵华丽
此次喜马拉雅冬拍一改过去混排模式,玩起了花样:上半场以稀有罕见的法器珍玩为主:下半场全是顶级造像,而且仅有22尊,尊尊亮眼.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二零二零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疫 ...
-
佛造像艺术简介37: 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13至14世纪藏中造像。
十二世纪末,由于受到伊斯兰势力的不断入侵,印度各地佛教纷纷消亡,尼泊尔成为影响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源泉.在政治上,元朝(1271年-1368年)统治者独尊藏传佛教萨迦派,推动了西藏各势力的整合,近四百年 ...
-
佛造像印章#篆刻 #篆刻艺术 @抖音短视频 #最美手艺人
佛造像印章#篆刻 #篆刻艺术 @抖音短视频 #最美手艺人
-
佛教造像艺术:受笈多艺术影响的尼泊尔李察维王朝佛造像
印度笈多王朝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笈多佛教造像艺术有早期和晚期(野鹿苑风格)的风格变化.尤其是服饰,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4-6世纪的笈多早期造像服饰特点:佛身着通肩大衣,腰部由粗壮变为苗条, ...
-
佛造像艺术:受克什米尔与帕拉艺术双重影响的12-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
在地域上,藏西处在克什米尔与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之间,宗教,艺术等方面,自然会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比如佛造像的面容,服饰特征,镶嵌工艺等方面,藏西12至4世纪青铜合金造像既有早期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痕迹, ...
-
佛造像艺术:尼泊尔13-14世纪的马拉王朝早期坐像。
13/14世纪的马拉王朝早期,佛像出现了以坐姿形式为主的造像形式.艺术特征表现为:造像头大肩宽,面庞丰满,下巴圆润,大耳垂肩,眉眼细长,五官小巧生动,表情含蓄沉静,体态丰满,造型浑圆,比例匀称,肩宽腰 ...
-
佛造像艺术简介29:7-9世纪尼泊尔李察维王朝造像艺术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连不丹.锡金,西南连接印度,北与我国西藏接壤,虽然国土面积不大,而且多为山地,可是在人类文明史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影响,佛教造像艺术便是其古代文明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页 ...
-
【鉴赏】西蜀神韵—四川省博物院佛造像艺术
西蜀神韵-四川省博物院佛造像艺术 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其造像艺术也在不同历史阶段因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多方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嬗变之中.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 ...
-
佛像艺术,大日如来,老山檀木佛造像
[大日如来-老山檀黑肉造像] 整体21×13×27cm 檀香16×11×25cm高(678克) 大日如来是梵语「摩诃毗卢遮那」的意译,也称为「毗卢遮那佛」.梵音名号Mahavairocana,意思为「 ...
-
佛造像艺术:11-12世纪晚期帕拉风格铜质造像。
晚期帕拉风格铜质造像以密教的菩萨,度母,本尊像最有特征: 通常头顶圆柱状发髻冠,边沿饰三花冠,耳际处横出典型的帕拉式扇形冠结,有的宝缯垂至肩部,有的呈U形自然上扬.脖上挂项圈,左肩斜披圣带,两臂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