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宋之间的孔子形象演变
相关推荐
-
王齐洲:“颜子之乐”是孔子教育的标高(《再寻孔颜乐处——以颜回为中心的考察》之三)
朱熹的弟子曾经问朱熹:"濓溪教程子寻孔颜乐处,如何?"朱熹回答说:"先贤到乐处已自成就向上去了,非初学所能求.况今之师非濓溪之师,所谓友者非二程之友,所以说此事却似莽广. ...
-
白族学者杨琼《论语案》的价值与思想方法初探
摘 要:经学应大一统国家治理的需要而生,它既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态自上而下贯彻和自下而上认同的重要思想纽带.就此而言,中国经学史研究和叙述的范围,应该囊括内陆和边疆的重要经学成果 ...
-
不言之教可化育——《论语》悟读【444】
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 <论语>第十七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译文] 孺(rú)悲要求见孔子,孔子不肯见,托辞有病.传命者走出 ...
-
论语日课380: 珍惜老朋友,就是珍惜和过去时光的联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14.43) 原壤,鲁国人,可能是孔子的发小.<集解& ...
-
有利家国书常读——《论语》悟读【116】
有利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在只有十户 ...
-
照顾好你身边的人,便是践行夫子的仁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儒学是生活里的学问, 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
-
当求行事之真实——《论语》悟读【167】
勿求言语之高远,当求行事之真实.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qu ...
-
#每日学论语#15.3【2017-7-30】
#每日学论语#15.3 [原文] 子曰:"赐也,女(rǔ)以予(yú)为(wéi)多学而识(zhì)之者与(yú)?"对曰:"然,非与(yú)?"曰:" ...
-
近代最大的考古发现,出土疑似孔子壁画,若证实,将颠覆孔子形象
2011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的山上进行文物考察工作,对弈座古代大墓进行发掘工作.由于此墓规模宏大,考古队使用中国一流的考古技术,依旧经过5年的时间才完成考古工作. 此墓乃 ...
-
海昏侯墓出土的画像,让孔子形象被推翻,难怪会有3000名弟子
2015年11月14日,已经沉睡了千百年的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再一次热闹起来. 这一次,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一群考古学家.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很多奇珍异宝,也发现了许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其中, ...
-
汉匈之间的一场战役,汉武帝出动三十万大军,最终却徒劳无功!
对于西汉王朝而言,匈奴是其长期面临的严重边患.由于汉初经济凋敝,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汉朝四代帝王均对匈奴采取了具有妥协性质的和亲政策.公元前14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凭借着历代先帝积累的 ...
-
学习中医必须要掌握的二十四首基础方剂之间的关系与演变规律
了解方剂间的关系,也是记忆和研究方剂必不可少的一环,故我们现举几个基础方演变,对学好中医内科学会有帮助的. 为使表达清晰,文中的'加.减.等于'等词,一律分别用' .一.='符号表示. 1. 麻黄汤 ...
-
万变不离其宗,熟记中医方剂之间的关系与演变
了解方剂间的关系,也是记忆和研究方剂必不可少的一环,故我们现举几个基础方演变,对学好中医内科学会有帮助的.为使表达清晰, 文中的'加.减.等于'等词,一律分别用'+.一.='符号表示. 一. 麻黄汤 ...
-
海昏侯墓出土的画像,推翻了固有的孔子形象,难怪会有3000名弟子
2015年11月14日,已经沉睡了千百年的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再一次热闹起来. 这一次,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一群考古学家.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很多奇珍异宝,也发现了许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其中, ...
-
宋 马远《孔子像》图鉴赏
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27.7厘米 横2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 ...
-
中医的起源(三)针灸、经络、占卜、周易、汉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络与占卜的关系远不止那一点,甚至于,二者是华夏文化的起点.甲骨文中有很多字都与之相关,远古时期应该是先有占卜与经络,后有象形造字. 比如:正.征.兆.灼.灸.炊.占.卜.攸.各.咎.俞(shu)脉等 ...
-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西汉 A.中央集权 1.汉初,分封制郡县制 2.汉景帝 平定七国之乱 3.汉武帝:①推恩令②刺史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B.君主专制 汉武帝:中朝(内朝) 二.唐 A.中央集权:节度使,藩镇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