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分析】木本油料热下的冷思考

摘要:本文以核桃、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树种为例,分析了区域布局、良种、产量、效益、消费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要做到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形式、正确引导,为种植者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本油料思考

木本粮油是指板栗、大枣、核桃、油茶等可提供淀粉、脂肪类营养,可部分替代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草本粮油的木本树种。木本粮油树种的种植利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内粮油供应不足的状况下,木本粮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粮油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粮油自给能力不断增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食用油自给能力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2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在政策的激励下,核桃、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树种顺势而起,全国各地掀起了木本油料种植的热潮。

我国地理跨度大,气候类型众多,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150多种。目前核桃、油茶的种植历史久,面积和产量多,油橄榄的种植近年也发展较快,油用牡丹、长柄扁桃、元宝枫、光皮梾木、翅果油树、杜仲、盐肤木等也都作为木本油料树种而得到发展。

从种植到百姓餐桌,包含田间管理、采收、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涉及品种、栽培、加工等技术问题,涉及人工、资金、产品等农户和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涉及到需求、价格、消费等市场问题。在众多环节中,农户种植收益及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对整个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如何把国家战略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是关系木本油料产业能否发展壮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以国家目前大力推广的核桃、油茶、油用牡丹为例,分析种植、价格、消费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与百姓种植提供参考。

1种植 1.1区域规划

从树种本身来看,不同树种对土壤立地状况、温度、降水、光照等基础条件要求不同。在树种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限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树种。主要林木良种的推广需要通过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审定,通过审定的品种都标明了品种的适合应用范围,超出应用范围引种栽培就存在风险。如油茶树主要栽培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北地区不适合栽种。凤丹系列牡丹原产于安徽、山东等地,适应中原地区的气候。如果南方栽培,需0-10℃40天左右的低温才能满足其需冷量,否则不能开花结果。黑、吉、辽等北方寒冷地区引种栽培,容易出现“牡丹芍药化”,即地上

部分越冬受冻死亡,每年重新从根部发出新枝,也不能开花结果。因此,引种栽培需充分考虑引种地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差异,在未经区域性试验的前提下大量栽培存在较大风险,短期内没有冻害症状不代表以后不出现极端异常天气,而一次极端天气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从产业发展成熟度看,一定区域内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应形成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树种,完整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多年的发育过程。在项目发展初期,栽培面积和产量较少时,加工企业因吃不饱而难以进驻,没有企业的原料收购,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即使有外地企业收购,又增加了储藏、运输成本。如辽宁核桃推广栽培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因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区域性的优势产业,目前只能以原料销售,加上辽宁地处核桃栽培北界,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很小,整体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1.2良种

良种是高产、稳产、优质的基本保障。林木良种在人工选育过程中需通过严格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当地主栽树种或栽培品种。核桃和油茶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各产区都选育出很多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牡丹的栽培历史也较长,但作为油用还是近几年才兴起,主要有凤丹系列和紫斑系列。目前凤丹系列和紫斑系列牡丹仅在安徽、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通过有关部门的良种审定,而生产上大量推广应用的只是种群系列,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品

种,更谈不上良种。在没有审定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很容易因气候、土壤等差异而出现冻害死亡、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需要各地种苗管理部门规范管理。

1.3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种苗、肥料、农药以及整地、栽植、除草、采收等环节的人工、机械费用。其中人工费的快速上涨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大。油用牡丹每年至少除草3次以上,因栽植密度大,很难采用机械除草,施肥、打药都需要大量人工。牡丹籽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需要人工分三次采收,用工量大且集中,对大规模生产来说,集中用工必然会增加人工费用,而且人工资源难以保障。油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多在山地栽种,施肥、除草、采收等环节都需要人工投入。因此,人工费用高及集中用工时人工资源紧张问题需要在大规模发展前优先考虑。前期投入大对产业发展也有较大影响,从栽植到进入盛果期,油茶、油用牡丹约需要6-8年时间,这期间没有收入还需要每年投入管理费用。其它投入较多的包括土地租金及苗木费用。南北方土地租金从每亩几百元到1000多元,差异较大。传统树种苗木价格逐渐趋于理性,如核桃苗木每亩约400元,而新兴热门树种苗木价格差异很大,且质量也难以保障,如凤丹牡丹3年生苗约0.4元/株,紫斑牡丹三年生苗达到3.5元/株,每亩苗木成本约1400元至4000元。

1.4土地利用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宜林地、盐碱地、沙荒地,不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油茶目前多栽植于山地,但栽植前需要清理原有植被,栽植后的除草环节也多使用除草剂,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山地栽种难以实行机械化,会增加人工管理成本。为了追求高产,油用牡丹也多栽植在耕地上,甚至是基本农田,与意见不相符。

1.5产量

产量受品种、气候、土壤状况、肥水条件等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矿物质元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进而形成枝干、叶片等器官并开花、结果,其经济产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果树在肥水条件和郁闭度相近的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也是相近的。如同一地块盛果期核桃亩产干果250kg, 苹果产量3000kg,苹果含水量约85%,折算成干物质二者是相近的。目前,不同媒体上关于油茶、油用牡丹的产量说法不一,特别是一些苗木企业的宣传数据差异很大。这其中应该包括鲜果重、鲜籽重,干籽重等不同指标。一般高产园油茶鲜果亩产量约1200kg,折合干果约240kg。油用牡丹栽植密度大,郁闭度高,但植株矮小,其盛果期亩产干籽重约200kg。在规模经营条件下,因受复杂的外部环境及管理水平影响,产量降幅较大,甚至会超过50%。

2销售价格及效益

价值决定价格,农产品的价格虽然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但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最直接。2010年前后,核桃需求旺盛,价格达到30-50元/kg,随着产量大幅度提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16年核桃价格大幅下降,产地价格15-25元/kg,而且随着产量进一步增加,价格还会呈下降趋势。油用牡丹目前处于面积快速扩张阶段,苗木需求量巨大,牡丹籽大量用于播种育苗,因而价格可以达到20-30元/kg,随着面积和产量的提高,牡丹籽的价格会逐渐趋于理性,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而且不同产地和品质的牡丹籽会分级定价。在土地、人工、肥料、运输等成本只升不降的趋势下,期望获得长期高收益的想法是极其不切实际的。

3消费

木本油料树种的兴起源于国家对食用油安全的战略布局。在国内无法提供大量土地种植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树种是对国内食用油原料不足的一种有益补充,木本油料树种可以不占用原本就少的耕地,不会影响粮食生产,而且木本类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比大豆、油菜等草本油脂对人体更有益。但由于木本油料的原料价格相对较高,油脂加工工艺流程复杂,导致木本类油料价格居高不下,每升价格在百元以上,是豆油的10倍,这个价格对普通大众日常消费来说还是难以接受,牡丹籽油甚至每升数百至上千元,早已脱离食用油的概念了,并且以此价格倒推原料生产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只是种苗企业的宣传而已。居高的价格使木本类油脂难以走进大众消费,只能作为少数人群的高端消费。若要使其走进百姓餐桌,只能通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从而降

低油脂价格。企业依靠改进技术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时效不高,为保证企业自身利润,最可行的措施就是降低原料收购价格。当原料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种植者的收益又难以保障,出现“籽贱伤农”的现象。

综上所述,发展木本油料树种,充分利用耕地外的土地资源,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增进人民健康的宗旨符合中国国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实际,做好谋划布局,更要遵从市场规律,不能不切实际,一轰而上。

4几点思考

4.1合理规划布局,科技支撑到位

根据土地及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发展树种及规模,做到优势区域大力发展,次适生区域要控制发展,边缘非适生区域不发展。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状况,保证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产业布局合理。依靠科技解决种植、加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民收益,提高企业效益。

4.2优化组织形式,推动产业升级

目前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大市场不相适应,要重视扶持专业化合作社的发展,从而整合行业资源、规范生产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抵御市场风险。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技术进步,带动产业整体升级。

4.3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健康消费

消费者的认可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科学的宣传

引导,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木本油料对健康的作用,从而促进消费。还要开发国外市场,以获得更高地收益。在食用油自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引导健康消费也很重要。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每人每天食用烹饪用油量不应超过25克—30克,而我国已大大超出这一标准,科学用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食用油不足问题。

(0)

相关推荐

  • 文冠果产业新思路及建议

    原文地址:文冠果产业新思路及建议作者:文冠果马宏福 文冠果产业新思路及建议 马宏福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稀有油料树种,它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俗名为木瓜.龙瓜.北方油茶之称.,随着我国国民 ...

  • 一文了解木本食用油:热门与现状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木本食用油年产量将达250万吨. 在我国油市已被"洋油&quo ...

  • 林果飘香说丰年

    本报记者 王胜男  本报实习记者 韩旭年年话丰收,今年更热闹--全国各地举办的经济林节庆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统一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据初步统计,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经济林节庆活动已举办1000余场次,线 ...

  • 他用文冠果成就绿色梦

    在兴平桑镇有一位年过花甲的普通退休医生,他在退休后的十年间,引进繁育优良绿化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并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的荒漠地区大力推广,十年间推广种植1000余万株,实现绿化造林面积10多万亩 ...

  • 在安徽发展文冠果产业的建议

    马成福 发展文冠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被尊称为中华第一果.它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 ...

  • “氢能热”下的“冷思考”:谨防化石能源制氢形成的高碳锁定效应

    氢能有望成为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大需求预期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关注,进而也使得"以何种方式来制取氢气"的问题成为焦点.近期,传统制氢领域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表现活跃,制氢工艺 ...

  • 龙港撤镇设市热议下的冷思考:是强镇改市的序幕还是定向培养的产物?

    序言 今天下午3点,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复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市政府驻地为镇前路195号.龙港 ...

  • 关注|水溶肥“热”发展下的“冷”思考,且看这届盛会如何说?!

    <北方农资>记者 及美芳 随着水溶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呈现一片火爆景象.6月14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成 ...

  • 素质教育热赛道下的冷思考

    导语 近期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行业热讨的话题.政策的不断利好,资本的持续青睐,使得素质教育的"风"一阵接一阵,众多教培机构也踏风前行,加速构建自身素质教育生态.但在这样一条热门 ...

  • 最“热”五一后“冷”思考│“伴业态”提升游客消费额

       今年"五一"假期,大家熟悉的"人从众"场面再度回归.出游2.3亿人次,人均出游时间达到4.18天,人均花销1713元,都创下了近年"五一&quo ...

  • “教资热”背后的冷思考

    郭珲峰 近年来,教师资格证考试热度爆棚.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说明,尊师重教风气越来越浓,教师职业越来越受重视,前景越来越好.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还需要透过这一现象看到其背后的隐患. 一是"教 ...

  • 专栏聚焦│评定分离“热”中的冷思考

    专栏聚焦│评定分离“热”中的冷思考

  • UC头条:酱酒热的四点冷思考

    点击加载图片 酱酒依然成为白酒发展的新风口,可以看到,各渠道商在抢夺上游品牌的酱酒资源,各投资商在争夺酱酒核心产区的酿酒资源.在酱酒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对待酱酒热,虽然"春 ...

  • 全球二轮疫情下的冷思考:从这个国潮品牌看我国经济为何一枝独秀

    晚清重臣李鸿章曾评价自身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表达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如今,国际局势动乱,二轮疫情爆发,世界正面临近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