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

(0)

相关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杀儿第一人”,再血腥的家庭悲剧也莫过于此了

    开元三年被册立为太子的李瑛是李隆基的次子,他的母亲也母凭子贵荣升为丽妃.可惜的是,李瑛最后遭到武惠妃的迫害,连同他的两名兄弟一起,在一天之内被李隆基处死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按照封建王朝的继承制, ...

  • 历史有另一张得失榜

    这是有关历史题材的第43篇随笔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37年,张九龄被李隆基贬离长安,任荆州(今湖北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某个月夜,在远离长安的荆州,张九龄抬头望月, ...

  • 张九龄:开元盛世最后的贤相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汉初三杰张良之后,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出生于韶州曲江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在岭南当地做过官. 张九龄从小家庭教育就好,再加上他本人聪明伶俐,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85章)

    185章 九龄拜相 萧嵩上书致仕的结果是,李隆基对萧嵩和韩休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一同罢相.一时间,萧嵩降为尚书右丞相,韩休则降为工部尚书. 唐代沿袭隋制,实行集体宰相制.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 ...

  • 唐代李林甫是如何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的?为相后做尽了坏事?

    作者:赵心放 李林甫,小字歌奴,系李唐王室的宗亲,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第五代孙,若论辈分比唐玄宗李隆基还高一辈.但他发迹并没有靠其宗亲关系,而是善于玩弄权术,排除异己.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主撰<新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92章)

    第192章 张李结怨 当李林甫在大慈恩寺精舍回忆和武玉娘的过往时,武玉娘带着满院的明媚春光,款款走了进来! 只见她身穿牙色朱锦滚边高腰长裙,手臂上挽着泥银披帛,高耸的福髻上簪了一根灵芝头鎏金双头钗,钗 ...

  • 谁能当宰相?牛仙客事件间接导致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

    唐玄宗是个聪明君主,张九龄是个公认的贤相.他们之间,爆发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直接的结果是张九龄罢相,间接的结果是开元.天宝的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 当时,唐玄宗发现了一个贤臣牛仙客.他是一个由典吏出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93章)

    第193章 山雨欲来 自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张九龄心中的担忧一日胜过一日. 张九龄出生于673年,李林甫出生于683年,两人相差十岁.两人虽然相识已久,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多年来一直互相没有好感. 两人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96章)

    第196章 天下公器 这天,是王维第一次参加早朝的日子.东方刚露出曙色,他已来到洛阳紫微城前等候.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 ...

  • 张九龄罢相(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之九)

    李林甫为了自己上位,认为张九龄是自己的障碍,于是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时间一长,玄宗就开始逐渐疏远张九龄了. 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一向不学无术,有一次在中书侍郎严挺之面前把&q ...

  • 此物最相思(第77章)

    第77章  太子忧心  宰相发力 当735年春天来临时,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已 ...

  • 立仗马,大唐的衰落

    大唐 唐朝是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个让中国人倍感自豪的时代.自618年开国以来,李渊.李世民.武则天在治国.用人.军事等方面都相当灵活务实,唐朝的前100年开局相当好,李隆基继位后,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又持 ...

  • 此物最相思(第82章)

    736年6月清晨,天地清朗,凉风习习,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在微弱的曙光中,长安城仿佛一头巨兽,在雄浑悠长的晨鼓声中渐渐醒来,被分割得棋格般规整的一百多处里坊,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大门,四方来客如流水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17章)

    再说朝中之事. 因为一个人的提拔与否,张九龄再次站到了李隆基的对立面.这个人就是朔方行军大总管牛仙客. 牛仙客出生于675年,比张九龄年轻两岁,比李林甫年长八岁,曾担任河西节度判官,是河西节度使萧嵩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16章)

    然而,朝中宫中那些纷纷扰扰,终究无法隔绝在天地之外.该来的,终究会来.736年盛夏,张九龄再次站到了矛盾的风口浪尖. 先说宫中之事. 寿王李瑁735年冬天娶杨玉环为妻,新婚燕尔,郎情妾意,甚是恩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