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人才招聘难,背后的原因竟然是……
春暖花开,本该到了茶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忙于春招实习的季节,却因疫情而受到耽搁。2月5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延期(暂停)实习的通知》,多数茶企无法组织实习生进行培训或办公。

高精尖职位入职无门,低门槛职位不符期待

△中茶厦门公司检验检测中心
第一,技术门槛高。茶企技术研发和审评检测部门的招聘要求达到研究生学历,研究生门槛让不少本科生望而却步。就此次调查中发现,农林大茶学系2020届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读研的比例约为75%;选择考研的学生中50%选择跨专业考研,而另外50%则继续研读茶学专业,成为大学老师是他们普遍的追求。

第二,心里落差大。在剩余25%不考研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去往一线生产基地的技术人员也仍占少数。根据湖南农业大学徐仲溪、罗军武教授,龚志华副教授发布的论文《茶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中的数据显示,目前41.4%的茶产业领域毕业生当中,从事贸易业的占去了30.7%,从事茶叶种植业与加工的仅占10.7%。
在提及到这一现象时,不少受访学生表示希望五年内就可以成为技术部门主管,工作环境干净舒适。但在实际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情况并非如此,这让应届毕业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因此茶学应届毕业生在实际选择实习岗位时,在研发部门入驻无门的情况下,大多数还是选择去往了求职门槛较低,但工作环境更为舒适的贸易部门。
第三,新式茶饮的崛起。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崛起,其行业特性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不少受访学生表示在选择心仪岗位时,也会将目标放在该行业。可见,新式茶饮行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掠走了传统茶企的人才资源。

面对这种状况,传统茶企又该如何应对?
茶企重视培养计划,沟通存在信息差
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茶企的线下实习和春招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但仍有一些企业选择与校方合作,通过线上投递简历面试的方式招聘应届毕业生。据了解,中茶厦门公司正在进行线上筛选应届生简历和视频面试工作,面试通过的实习生也将在疫情结束后接受系统性的岗前培训。

通过采访部分茶企得知,目前茶企对于茶学专业的岗位空缺较大。针对信息差,企业在前期的人才培养中,主要围绕着应届毕业生心态转化以及熟悉企业文化进行。初步学习后会将新人留在基地锻炼,从基层做起,但往往会有应届生因为适应不了环境,存在心理落差或其他因素而选择离职。
应届生的高离职率主要是因为应届生对于茶企的工作条件和职业价值的定位未符合心理预期。企业虽然有着系统性的培养计划,但实习生还未到达定向培养的条件就已选择离开,没能撑到企业下一步的培养计划。

品品香茶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茶学本科生在就业五年内成为部门主管的职业规划是完全可实现的。中茶厦门公司招聘负责人认为,与高校联合培养茶学人才,根据工作市场的需求结合学生个人的优势特点进行职业规划,才能真正解决市场和茶企的人才需求问题。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培训现场
总体而言,应届生在蛰伏于基层一线生产、销售部门几年之后,往往也能够得到企业的后续培养和扶持,只是企业与应届生之间存在的信息差仍是两者之间仍需协调的问题,其中高校是学生与企业重要的沟通桥梁。
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综合型人才
不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应届生找工作,学校都无疑是双方最佳的沟通桥梁。针对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差的状况,小编采访了福建某高校茶学系老师。
“茶企应该打破传统思维,在招聘人才时应更加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考虑所招人员的学校学科发展历史与影响力。”他认为,茶企在完成招聘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福建农林大学招聘会现场
他还表示,从辅助茶学毕业生就业,帮助茶企招聘人才的角度出发,学校和学科老师将继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基础学科,以市场为导向开设创新型课程,同时要明确茶学大学本科生不是技术工人,而是需要培养掌握有农学食品生物等多知识层面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茶学行业的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组织学生调研活动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和追求,茶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而人才是推动茶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何使茶学应届生发挥专业特长,深耕于茶行业,促进茶行业繁荣发展,还需要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的努力。
我猜你还想看
2. 留言有礼 | 疫情过后要释放?全国春茶游玩攻略请收下~
4. 2020茶界战“疫”大猜想:疫情之下的茶馆与茶民宿何去何从
5. 电商能让茶企完成自我拯救?两大专家出招,助攻“疫”后营销战
撰文 / 韩雅秋
责编 / 汤 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