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过分操心

这么好的天气,春暖花开,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了。心情放松,随便走走看看。彻底的放松未必是好事,有七八成的放松,有两三成的约束,感觉最好。
回想起来,有这样的感觉还真是很难得的事。能把生活琐事处理好,不参与那些纷乱的事情,不被各种怂恿和蛊惑影响,最重要的是能定下心来,安如泰山。
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已是常态化,什么时候见过吃饭就是为了吃饭,旅游就是为了旅游的事,都是心事重重醉翁之意不在酒。
耳聪目明,见多识广,耗费心血,劳烦心神。人在听力所及之外的声音不需听,在目力所见之外的事不必见。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就是心烦意乱想不通。
不需要过分操心,担心了不该担心的事叫杞人忧天。想的事情一定能实现吗?不能。担心有助于问题解决吗?没有。
按理说基本没有现实意义的担心不应该存在。可这是人体生理心理长期进化出来的一个机制。焦虑和担心能避免人的过度冒险,让人在各种未知或难以判断利害的情况下,保持对人的利益最大化。
类似于这样的机制,在人的正常活动中还有许多。这些机制是经过长期进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合理而且有用的。在极少数时间的特殊情况下,才产生消极作用。
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为了作用更大,这些机制会被放大、极端化。过分的操心和过度的担忧就属于这种情况。
认真分析一下自己所担心的事情,会发现有的是将来才可能出现,有的是别人身上的事,可笑的是,好多担心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
通常一个人能看到的、听到的信息是非常少很有限的,普通单个人能得到的资讯微乎其微。但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以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5G应用,让现实变得异常复杂。
每天几乎每个人都能接收到海量信息(99.99%是垃圾)。这些信息(主要是垃圾)不仅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对的生理也造成巨大影响。
我们不仅为未来的事担忧,为陌生人担忧,多数情况下是为子虚乌有的事情浪费感情。
贪图耳目娱乐和信息的占有,类似于贪图钱财的占有。都能在人不自觉的情况下,置人于险境,甚至是死地。
在追求无限丰富的物质和伟大不朽的精神时,人需有一颗素心,和身外的物质或精神保持界限。以避免自身在无形中被物化或神化。人终归是人,物化或神化都是异化。
人找不到自己作为人的自性的时候,走到最后不是陷于迷失,即处于癫狂。
放松和放下有异曲同工之妙。急匆匆赶路时,停下来认真抽一根烟,如果不抽烟在路边的石头上小憩一会儿。下班了心无旁骛地和家人吃顿饭,和父母或儿女轻松地聊聊天。
上天安排的,人类觉得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有着更深的含义。
人一旦聪明了就难得糊涂,一旦看到的更多就不能停止,一旦爱上了钱财就不会收手。
很有意思的是,总有一些事情能打碎人的幻想,把人叫醒。或者是颠覆人的所有观念,让你目瞪口呆。
用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也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爱因斯坦说,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而对于宇宙,我并不太确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