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贵:剃头匠朱师傅

剃头匠朱师傅

申云贵

认识朱师傅,是40年前的事了。
那时,乡下人剃头很少去镇上的理发店。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剃头匠上门服务。朱师傅就是一个剃头匠。
在我的记忆中,朱师傅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有趣之处是他的外貌。他个子不高,脸上干巴巴的,没有肉,嘴巴却很大,常常咧着,傻傻地笑;最有趣的是额头上那颗黑痣,足有黄豆大,上面还长出一根白色的毛发。朱师傅剃头的功夫也很有趣,只有“三板斧”——他只会剃“光头”“平头”“西式头”。不过,那时的年轻人喜欢“西式头”和“平头”,老年人和小孩则最爱“光头”,朱师傅的“三板斧”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剃脑壳,剃脑壳喽——”听到这句长长的吆喝,村里人就知道是朱师傅来了。于是,那些头发“茂盛”了的人就会自动聚集到村中的水桐树下。朱师傅到了树下,总是先掏出“经济”牌香烟,给每个成年男人敬一支,然后不慌不忙地检查剪子、推子和剃刀——剪子要在废纸上剪几下,剃刀要在磨刀布上荡几个来回,推子上也要打点煤油。工具检查完了,朱师傅就开始“动手”。照例是先洗头,然后是动剪子,接着动推子,最后动刀子。朱师傅剃头像绣花,非常细致,非常慢(他剃完一个头至少要一个小时),剪一会,或“推”一会,他就要退后几步,反复端祥你的头,发现有“冒头”的头发,哪怕只是一根,他也会小心翼翼地剪掉或“推”掉。所以,剪和“推”过后,头发该长的长,该短的短,整整齐齐,均均匀匀。当然,剃刀过处,就只能看见白色的头皮,用手一摸,绝对没有硌手的感觉。朱师傅“动手”的时候,嘴也不会闲着。他会不时向你头上吹一口气,把发屑吹掉。还会不停地说些笑话或讲些故事,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旧貌换新颜”。
剃完了头,朱师傅还有一项特殊服务——掏耳朵。朱师傅掏耳朵的功夫堪称一绝,那只精巧的挖耳子在你耳朵里轻轻蠕动,就像有只小蚂蚁在轻轻地咬,痒酥酥的,那种舒服感觉真的难以用文字描述,往往掏着掏着你就睡着了。有些人并不剃头,却也要朱师傅掏耳朵,他也不推辞,咧开大嘴笑笑,欣然答应。
朱师傅剃头认真,却贪财。别人剃一次头收5角,他收1元;别人收1元,他就收2元。有人骂他太贪,他咧开大嘴笑笑:“嘻嘻,这叫一分钱一分货。没办法,我靠这手艺养家糊口呢。”
有一次,朱师傅来了,母亲带着我去剃头。剃着剃着,我不愿配合了。为什么?因为朱师傅那口气。朱师傅一边剃一边吹气,他吹出的气太难闻了——臭,臭得我想吐。我实在受不了朱师傅吹出的气的味道,头剧烈地动了几下。这一下出事了。朱师傅的剃刀一颤,我的头皮上出现了一条细小的划痕,血渗了出来。朱师傅好像犯了弥天大罪,急得脸都白了,额头上直冒汗。剃完头,母亲给他钱,他说什么也不要。而且,那一上午都没见他的大嘴咧开笑过。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来村里剃头,带了10个鸡蛋给我,说是上次受伤的补偿。
据说朱师傅非常看重自己的手艺,容不得分毫差错。你若说他人长得丑,他咧开大嘴笑笑。你若说他的手艺不好,或说剃头没出息,他准会面红脖子粗地和你争论,而且不争赢不会罢休。平时,他嘴上常常挂着“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这句话,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
小时候,我的头都是朱师傅剃的。不过,读初中后,我就再也没有找朱师傅剃过头,也再没见过他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前不久回乡下,和母亲闲聊时,偶然聊到了朱师傅。母亲说:“朱师傅现在已经做了爷爷,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他在镇上开了家理发店,只剃光头和平头,一次收5块钱。嗨哟,没想到生意还蛮好!”
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要去朱师傅的店里剃一次头。
(0)

相关推荐

  • 白羊文艺:理发的那些事儿

    :经常睡不好觉 御恒堂二十七味舒眠贴解你烦恼 理 发 图片多自网络致谢侵删 理发的那些事儿 郭 宏 旺 记忆是一条河,一条悠长的河流.河流不是很宽阔,涓涓的流水和微风之下的涟漪细细地编织,慢慢地沉淀着 ...

  • 【老行当】剃头匠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头发这东西,隔一段时间你要伺候它,修一修,剪一剪,不然,蛮影响形象,老人对小伢说,头发长得像犯人.如今,有人在一些大超市内租借门面,兴起10元理发,不洗头不染发,三下两下,不到3分钟,头就理好了.走下 ...

  • 申云贵:老砌匠

    老砌匠 申云贵 老砌匠姓刘,大名德仁.他在乡下砌了40多年房子,砌的墙误差都在3毫米以内,手艺响当当. 老砌匠手艺虽好,却是一个"百步大王",从没出过远门. 老砌匠的堂侄二顺在城里 ...

  • 申云贵:拜年的记忆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拜年的记忆 申云贵 小时候,拜年是件很开心的事. 年三十晚上,父亲就会再三叮嘱:"明天是大年初一,要有规矩.记住,一定要讲好话,不能讲痞话.见到别人要说'新年好 ...

  • 申云贵:烦人的电话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烦人的电话 申云贵 "时光一逝--"握在手里的手机又响了,永恩大拇指在屏幕上一滑,把手 ...

  • 申云贵:怀念老屋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怀念老屋 申云贵 老屋是有灵魂的,我一直这样认为. 老屋是祖上所建,坐落在蒸水河畔,距今已有190多年.1 ...

  • 申云贵:烟雨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烟    雨 申云贵 你说,你喜欢三月的雨,密密的雨丝,薄薄的水雾,像一首诗. 现在,我就站在窗前,看三月 ...

  • 申云贵:环卫工和他的儿子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环卫工和他的儿子 申云贵 第一次见到那个叫李垚的小孩是去年冬天.那天下午,我经过辉北一路.天空飘着小雨,北 ...

  • 申云贵:村前那口老井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村前那口老井 申云贵 村前那口老井是一道抹不去的记忆. 老井座落在稻田的一角,是一口吊井.井很深,水面离井 ...

  • 父亲和牛/申云贵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父亲和牛 申云贵 父亲属兔,却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一年,生产队买回一头公水牛,大伙都叫它"黑 ...

  • 申云贵:榨油

    榨  油 申云贵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榨油 蒸煮.踩压.稻草包裹.铁箍锁紧 油菜籽变成了菜饼 挤压,挤压,再挤压 叠在一起的菜饼被机器紧紧固定 透明的液体慢慢渗出来 一滴又一滴,像眼泪 我问父亲 这样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