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林 布病人畜共患,当心监管!
前不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与哮喘病区收治了一名因“发热4天,皮疹3天”的2岁小患者。经化验确诊为“布氏杆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羊、牛、猪、犬均易感的一类传染病。虽仅染幼儿一例,亦应引起社会警惕。
原因分析:
经该院医师临诊调查,患儿居住的小区附近常有养羊户牵着羊现场挤奶售卖,家长认为当面从奶羊乳房挤出的鲜奶,称得上纯天然,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这样的奶有营养,好消化,就经常给孩子买着喝。试想这种奶它真的卫生吗?答案是不一定。二是如果产奶羊是健康的,挤奶的环境也未受到污染,羊乳房局部又经严格消毒,刚挤出来的奶大概率是卫生合格的。假如,是布病或其他病在潜伏期,前驱期的羊,环境又可能污染,挤出的奶就有可能是不太安全,就极易染疾。三是布病感染常见的是羊、牛、猪以及野生动物等。可通过皮肤和黏膜接触传播,也就是在直接接触带有细菌的动物过程中,由于缺乏防护,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导致感染。四是通过消化道吃了含有细菌的动物奶制品,食用了含有细菌的水和食物易被感染。如果细菌飘浮在空气中,可以通过吸入呼吸道传播。五是昆虫作为媒介造成传播,比如苍蝇、蜱虫叮咬等。
存在问题:
一是散养户对科学饲养管理知识了解不多 对布病危害不清楚,防控意识淡薄,防疫监管不到位。二是散养户因为产奶量少不便与奶制品收购加工企业直接对接,只能自行解决售卖。三是一些地方农贸市场、集市、农村或城乡交界的市场、集市,可见一些散养户直接牵牛羊走街串巷,现挤现卖的时常有之。在视频,微博、抖音上均有很多报道。四是散养户手工挤奶时,消毒意识淡薄或不消毒,合格与否无人监管。
防控建议:
强化宣传,明确要求。一是通过舆论,信息,广泛宣传布病对人畜的危害,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实行养殖科学管理,制度健全,减少病畜接触。在采血、接产及饲养、挤奶或畜产品运输、屠宰、加工、销售人员严加防范。三是做到不买卖,不接触、不剥食病畜。
定期检疫。接种布苗。一是防捡部门定期开展布病抽样监测。严控病畜流动,避免羅患和未染病家畜混养。二是购买家畜,引种、补栏、贩运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健康检疫证明。三是定期接种布苗,特别是散养户不能漏检漏免。四是一旦确诊病畜,严格遵循“早快严小封隔消处”原则处置。
严格消毒,加强防范。一是流调工作不放过任何疑点、任何线索、任何源头严格追溯,应对措施跟进到位。二是牛羊奶须经煮沸后饮用。生熟案板要分开,牛羊肉煮熟、烤透食用。三是对那些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病死的肉,做到不买、不卖,不吃、不接触。四是养殖场应拒绝观光旅游。五是一旦有人表现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睾丸炎,卵巢炎等要立即就医。 作者:《徐州 王世林》
2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