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 | 老师坦言:开学第一天,做好这3件事的学生,都是因为家长教得好

不少中小学已经正式开学了,老师们进入了教学和迎新状态,家长们一派喜气洋洋,终于把孩子送回了校园,家长朋友们可以歇一口气了。对于老师来说,和久违的学生见了面,其实还是有一些兴奋的。学生们都长高了,也有了不小的变化。迎新的老师,也打起了12分的精神,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学生拉近关系。一个开学,看似简单,每个人各司其职,容不得一点疏忽。不管孩子在假期,究竟是度过了怎样的时光,开学后重回校园,一定都是新学期新面貌。不过,也有小部分孩子,有新面貌,但是增加的是不良的表现。

作为老师,也当过多年的班主任,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那么所谓开学后,表现好,适应快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呢?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专注度特别高的学生;下课后能够自己整理书桌、收拾书包的学生;在学校里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的学生;好的习惯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能够做好这些简单的事,学生大部分在暑假时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培养,家长教得好,学生才能在开学后表现好,老师才会更多地关注你。那么能做好这3件事的学生,在暑假的时候,家长都是怎么教的呢?

1、上课积极举手敢表达

在新学期,上课积极举手,特别愿意回答问题和表达的学生,其实和性格没多大关系。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很内向,本就不爱说话,可能就不愿意积极去举手,要劳烦老师去多培养和关注。其实上课敢于举手表达的学生,通常他的家庭教育都是非常宽松的。想想看,家长如果连上课举手这样的事都要拜托老师去关照,孩子在家的一个状态就是被家长控制得太多。家长的要求太严格,孩子不能自由地发挥。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让家长当一个佛系家长,而是让家长去为孩子营造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老师关注敢于表达的学生,也喜欢这种上课积极互动的同学,究其原因还是老师希望他的教学目的达到一个标准要求。能够给予互动的学生,就能让老师明确,是否达到了他想要的教学效果。刚刚开学,就表现得这么积极,一定是家长在假期做了不少的心理建设。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表现,和家长的辅导教育是分不开的。暑假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培养,那么在开学应该先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再一步步帮助学生,去建立好习惯的意识,尤其是开学后的新面貌,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这是改变不良习惯的前提。

2、自己收拾书包,暑假做好了习惯培养

开学后的第一课,作为班主任,我一般都会和学生们讲一讲本学期的学习重点,约法三章,关注学生们的个人习惯问题。比如收拾书包和课桌,虽然孩子上五年级了,每个班上总有那么一些孩子,是很难重视自己的独立能力。放学了,直接就冲向教室外,连书包都不拿就要回家。开学后没几天丢作业、丢课本、忘带文具的现象比比皆是,都是因为暑假没有做好习惯培养。自己收拾书包这一点非常重要,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家长们应该培养好这个习惯。

开学后的第一周,仪式感的活动还是比较多的。家长在暑假没有注意培养的好习惯,都可以趁着开学后的这个时间,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意识。低年级的同学,要学会整理文具收拾书包,家长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或者是送一个小礼物,用仪式感告诉孩子,开学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而不是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家长就解脱了,有什么好解脱的呢?放学后还要继续辅导写作业呢。关注好孩子的习惯培养,才能赢得老师的欣赏与尊重。

3、光盘行动,爱表现,家长没有溺爱

不少班级都会举行“光盘行动”的活动,开学后,午餐在学校吃,老师们就会非常关注孩子们的饮食习惯,那些认真吃饭,吃完懂得收捡的学生,都是因为在暑假进行了良好的培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没有溺爱。低年级的孩子,吃饭磨磨蹭蹭,洒汤洒米,高年级的学生不收捡,没有集体的意识,都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在暑假的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过得太散漫了。通常老师会在开学后的一周,重点强调纪律,培养好学生们的日常纪律习惯。但如果一开学就表现得非常好,自律性高的学生,肯定是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的。

作为老师不得不说,开学第一天,表现好、习惯好、学习认真的学生,都是因为在暑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家长想问的差距,就在这里,暑假没有抓紧,指望开学来进步的,基本不太可能。但是老师能做的,也是从一点一滴帮助学生,慢慢去变好。毕竟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如果不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在习惯培养上的教导是有限的。好习惯的学生会越来越好,差的只会越来越差。关于开学第一天,家长朋友们都有哪些困惑?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