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赵王世系
相关推荐
-
明鲁王府文艺创作辑考(上)
明鲁王府文艺创作辑考 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儿子到各地为王,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约束制度,以保大明江山世代相传.明成祖靖难以后,明廷更加强化"藩禁",削去藩王兵权,禁止宗室子弟 ...
-
明朝辽王朱植去世后,为什么只传到第七代,所封王号就被废除了?
(图片来自网络) 明朝辽王朱植去世后,为什么只传到第七代,所封王号就被废除了? 余大中 辽王朱植的后裔,以"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而龙舆"20字为派语,依次传到第 ...
-
大明皇族多废物,他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河南省沁阳市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路,名为"老府门".这条平平无奇的小路,曾经却是明朝宗藩郑王府门前的主干道.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郑王府世子朱载堉刚满15岁(虚岁).按祖 ...
-
走近:第四代明鲁王朱阳铸
鲁庄王朱阳铸,1447-1523,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四世孙,鲁惠王泰堪长子,成化十二年(1476)袭封鲁王.在位四十八年,于嘉靖二年(1523)薨.年七十七.其长子当漎.长孙健杙均已先卒,由其曾孙观[ ...
-
曲折复杂的永兴王冒封事件
永兴王是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的一支支脉.朱樉一共有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尚炳被封为王世子,日后继承秦王王位外,其余的儿子按照规定都要被封为仅次于亲王的郡王. 朱樉次子名叫朱尚烈,这位王子据说很受朱元璋的喜 ...
-
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考釋
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考釋 侯保国 摘要: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是邓州古玩收藏家温登峰先生收藏的一方明代墓志铭及墓志铭盖.该墓志为正方形, 青花岗岩石质,长59 厘米.宽 59 厘米 ...
-
大明赵藩汤阴王家族覆灭记:父子两代不肖郡王,最终导致身死国除
前言: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六月,驸马都尉杨伟(好名字)接到一道敕书,让他即刻启程赶往河南彰德府,会同刑部侍郎张锦一起将汤阴王朱见准处死.朱见准是赵王府宗室,比明孝宗朱祐樘还高一辈.至于杨伟 ...
-
明朝宗室——靖江王世系
靖江王一支,不是朱元璋直系血脉,而是朱元璋长兄朱兴隆后裔,是以在地位.待遇上相较其他藩王是有所区别的.譬如,按明制,两字王为郡王,郡王无子,则该郡藩就会被废除,而不能由旁支子弟继承爵位.但靖江王虽为两 ...
-
明朝宗室——明兴宗朱标世系
明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朱元璋长子,母为马皇后(主流观点为马皇后:另有观点认为马皇后并未生育子嗣),元至正十五年,生於太平陈迪家. 朱元璋称吴王,立朱标为世子.吴元年,朱元璋派十三岁的朱标前往临濠省墓,目 ...
-
明朝宗室的起名规则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其基本形式是:姓+字辈+名。 其中,名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偏旁部首,循环往复使用
字辈好说,朱棣这一支前五代的字辈分别为"高瞻祁见祐",一一匹配即可. 明朝宗室的起名规则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其基本形式是:姓+字辈+名. 其中,名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分别以 ...
-
清初对明朝宗室如何从“照旧恩养,不加改削”,变成屠戮一空
1644年,这一年是甲申年,是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更是大西大顺三年.对于当时身处于满目疮痍国破家亡的明朝宗室来说,他们的丧钟被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接力赛一般,用屠刀不断的敲击. 上图 ...
-
明朝定远侯世系:邓愈因功被朱元璋封为卫国公,其子孙世袭定远候
前言:定远候是明朝邓愈子孙的世袭爵位.邓愈是明初开国六公爵之一,他因功受封卫国公,其子邓镇改封申国公.在"靖难之役"后,邓家爵位一度失封,直到嘉靖年间,邓愈嫡系后人又被授予定远候爵 ...
-
明朝宗室爵位分为8档,最低档的奉国中尉,都比七品县令混得好
明朝皇室的爵位制度,分成了以下8个等级: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亲王: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的,其余基本都是亲王. 郡王:亲王的儿子,除了继承亲王 ...
-
明朝宗室总览:104位皇子,67亲王,551郡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郡王嫡长 ...
-
说说明朝宗室待遇问题
继续说明朝,这次说宗室待遇问题. 明朝被误传的太多,有一部分是故意,有一部分是以讹传讹,听说了一点点新闻,就以偏概全,把冠绝当时的极端例子当做明朝时期普遍发生的事情来传播,所以,解开明朝真相的最大阻力 ...
-
明朝诚意伯世系表:“神机妙算”刘伯温知进退,其子孙世袭诚意伯
前言:刘伯温是南宋名将刘光世的后人,刘光世与韩世忠.岳飞.张俊合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他运筹帷幄,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