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诚意伯世系表:“神机妙算”刘伯温知进退,其子孙世袭诚意伯
相关推荐
-
朱元璋封爵150人,李善长被封为国公,为何只封刘伯温伯爵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先后一共封了150位功臣爵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 ...
-
朱元璋为何不再让李善长当中书省丞相?
朱元璋率军渡江后,尤其是攻占金陵后,很多儒士相继归附,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宋濂.朱升等人,但李善长始终是朱元璋管理团队中地位最高的文臣,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 ...
-
攻下太平路后,陈友谅大军直逼应天府,且看朱元璋如何逆风翻盘
骁勇善战的赵普胜因疑见戮后,陈友谅便图谋夺回池州.朱元璋察觉后,派常遇春赴池州与徐达共同防御,并指示他们留五千人守城,派一万人在九华山下设伏,待陈友谅兵临城下,城上扬旗鸣鼓,伏兵出击,断其后路,然后城 ...
-
明史刘伯温传译文节选: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应天,建议先打陈友谅
明史刘伯温传译文节选: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应天,建议先打陈友谅
-
洪武八年,奄奄一息的刘伯温临终前对儿子说:“刘家9代之后将出一武将”,到了明弘治年间,果然成为现实
刘伯温神机妙算,曾不止一次地准确预料事情的结果,好似一位"半仙".比如1360年,朱元璋刚打下南京不久,还没站稳脚跟,陈友谅就集结10万水军,百艘大舰,直逼朱元璋的老巢南京. 大敌 ...
-
朱元璋最倚重的谋臣刘伯温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明朝诚意伯刘伯温在青田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杰告发胡惟庸毒死刘伯温,还说汪广洋应该知道此事.朱元璋问汪广洋,汪广洋 ...
-
神机妙算刘伯温,他是如何一站封神的?
刘基的历史功绩在于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勇敢地承担起统一中国的任务.他的功绩是多方面的. 朱元璋曾三次派人请刘基出山.刘基出山后,初次见朱元璋时,曾陈事务"十八策&quo ...
-
陈友谅杀到南京城郊,为何却败给朱元璋?被老朋友骗了
1360年五月,陈友谅亲自率军讨伐朱元璋,大军顺江而下,水陆并进,一举攻破了太平府,兵临南京城下.当时,朱元璋的实力很弱,根本无法与陈友谅相比,有人甚至提出投降,还有人主张放弃南京城,在钟山决一死战. ...
-
邦伯门(官厅) 敦本堂世系表(转载)
邦伯门(官厅) 敦本堂世系表(十二)逸庵祠荫禧公二房三十四世三十五世三十六世三十七世三十八世三十九世荫禧成基成运(见小传)志堂(见小传)长安(见小传)家麟(配程氏俱早殇,继家修长子为嗣)本继家家修本继 ...
-
清朝皇帝世系表
返回顶部清朝历代皇帝世系表①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②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顺序:清朝第一任皇帝庙号:清太祖年号:天命功绩:清朝政权的奠基人执政时间:1616-1626 ...
-
夏朝历史考(二)--夏王朝帝王世系表
梅花故事关注2021-05-03 02:13大图模式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 ...
-
齐国世系表
齐国世系表 (? -- -221) 齐太公姜尚 ─── 齐丁公姜吕伋 ─── 齐乙公姜得 ─┐ 成王时开国 ? ? │ ┌─ ───── ─── ────── ─── ────── ─┘ └─ 齐癸公 ...
-
楚国世系表
楚国世系表 (? -- -223) 楚熊绎 ┄┬─ 楚熊勇 成王时开国 │ -847--838 │ └─ 楚熊严 ─┬─ 楚熊霜 -837--828 │ -827--822 │ └─ 楚熊徇 ─── ...
-
赵国世系表
赵国世系表 (-403 -- -222) 赵简子赵鞅 ─┬─ 赵伯鲁 ─── 代成君赵周 ─── 赵献子赵浣 ─┬─ 赵烈侯赵籍 ─┐ │ -423--410 │ -409--400 │ │ │ ...
-
嬴秦一族的起源及秦世系表
李西堂 秦国,起源于嬴姓部落.<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古音相同,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凤鸟)为图腾,是为嬴姓部族的始祖. 相传,少 ...
-
世系表
十世,黄文忠,妣黄氏.生一子,黄应陞. 十一世,黄应陞,妣杨氏,生三子.黄国治,黄国基,黄国和. 十二世,黄国治,应陞長子.又名子轩,绰号黄厨子.妣杨氏.生一女黄淑兰,婿杨绍成. 黄国基,应陞次子.妣 ...
-
大邑县三岔黄氏世系表
一世祖:黄首朝,清康熙年间遵从清政府移民号令,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出发,背负老家圣母女媧菩萨神像,告别父老双親.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大邑县三岔乡涌泉寺附近,垦荒种田,安身立命.娶妻刘氏,生子刘登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