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王锁学:王彦庄人问祖寻根记

(0)

相关推荐

  • 刘官庄轶事之一:源远流长

    我们村庄,叫做刘官庄.在我的家乡一带,沿古时东西走向的官道两侧,有不少村庄也叫做"官庄",如花官庄.郑官庄.小官庄.聚合官庄等等. 那么,为啥叫做官庄?我们庄为啥叫做刘官庄?刘官庄 ...

  • 大荔文苑|王金桩: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文/王金桩 世上的鬼,形形色色.有恶鬼,专作恶;有善鬼,只从善.有人会反驳,世上哪里有鬼,别再胡说?!君且听我辩:无鬼,都是人的话,那么,何来恶?作恶者死无常,有鬼常敲 ...

  • 大荔文苑|王金桩:小气的父亲

    小气的父亲 文/王金桩 从我记事起到现在,父亲小气的习惯从来没有改变过. 小时候,经济匮乏的年月,为了一家老小能够吃饱穿好,小气的父亲从没进过食堂吃过好吃的饭食,更别说享用零食了.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伴 ...

  • 【大荔文苑】李冬花:二狗买车记

    二狗买车记 文/李冬花 我巷子二狗,使村里第一个买小车的.他开过煤厂,九十年代二狗是个实干家.二狗用架子车开始给一家一户送煤,慢慢煤球生意好了,他扩大厂地,顾工人用三轮车送煤给用户. 巷子里家家都用他 ...

  • 【大荔文苑】王锁学:上世纪末,王彦王村有个老年读书会

     上世纪末,王彦王村有个老年读书会 文/王锁学 1985年春节,村上召开在外干部职工茶话会.在会上,县政协委员王霭如倡议大家捐款捐书,创建村图书室.这个倡议得到了热情响应,参会者每人5元.10元不等当 ...

  • 【大荔文苑】王锁学:镰山社火

           写在前面:春节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的积累与发展形成的, 它包括于各个层面,社火就是一种,经过多少年代的演变,各个地域大同小不同,  镰山的社火有它那历史的印迹.今天回首倒也让人回味无穷 ...

  • 【大荔故事】王锁学:镰山祈雨谣

    镰山祈雨谣 文/王锁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镰山遭遇了三年大旱.一个百日大旱,又一个百日大旱,野田龟裂,庄稼枯黄.人人愁眉苦脸,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村上的一些老太太们坐不住了,她们几个人一商量,就自发 ...

  • ​【大荔故事】王锁学:探秘寿义祠

    探秘寿义祠 文/王锁学 山西,汾河水边,霍山脚下,洪洞城北,有一道棘针沟.广济寺就建在棘针沟里.寺庙内有汉槐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木的分杈处有许许多多的老鹳窝.明洪武时大迁 ...

  • 【大荔文苑】王金桩:童年学车​记忆

    童年学车记忆 文/王金桩 昨星期天,在广场闲坐,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教小男孩学滑轮.小男孩头戴头盔,四肘护着护垫,手腕有护腕,脚蹬滑轮鞋,一身武装,就是没掌握滑轮技法,一会儿扑倒,一会儿仰躺.急得妈妈直 ...

  • 【大荔文苑】王金桩:谁更干净?

    咸阳机场开阔大气.停机场整齐有序的排列着数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班机.笔直的跑道上不时有银白色的飞机滑翔着,滑翔着,然后腾空而起飞跃蓝天之上.晴空如洗,天空湛蓝.各地飞来的飞机,从天空依次降落,在塔台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