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王锁学:镰山祈雨谣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什么意思?

    时间一晃春天就快过去了,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但是对于农民来说,田地的小麦也进入扬花抽穗期,天气的好坏直接决定今年这小麦的收成,古人为了获得粮食的丰收,通过祈天来冀望风调雨顺,因此也总结出很多的农村俗语 ...

  • 『我醉乡土』王淑英 | 碾盘情

    导读: 碾子泛指碾轧东西的工具.狭义是指轧碎谷物的石制工具,由碾磙子和碾盘组成.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 碾盘情 作者:王淑英 我到博野城南筑邦园林游 ...

  • 从甲骨文里认识“爻”字

    我们在"<周易>说文解字"系列里面已经说过,"爻"字本身有交.效等含义. 今日看到徐山先生一篇说"爻"字的文章,文中举出甲骨文里 ...

  • 灾害面前...

    灾害面前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几十年,我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艺术创作及艺术单位的管理工作进行.对于旱.涝.地震等天灾似乎都离我很远,顶多力所能及的捐点钱财表示关切尽份慈善之心了事. 20 ...

  • 白庙泰华池

    白庙泰华池 文/张华 白庙就是白龙庙.它建在横涧村南不足一华里处,滹沱河北岸.河南面有村名"辛庄",离庙约二三百米,传说中始建于五帝时尧帝.尧帝朝拜恒山途经此地(北岳)坐而休息,随 ...

  • 大荔故事|王凌琴:柳园当年鏖战急

    当年鏖战急 一一柳园村怀古 文/王凌琴 大荔县城南边三十里,渭河从西边蜿蜒而来,洛河从西北潺潺东去,千年的时光里,渭洛夹流,激荡着,澎湃着,涌起了满地黄沙,这便是绵延百里的沙苑. 就在沙苑的东头,有一 ...

  • 【大荔文苑】王锁学:镰山社火

           写在前面:春节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的积累与发展形成的, 它包括于各个层面,社火就是一种,经过多少年代的演变,各个地域大同小不同,  镰山的社火有它那历史的印迹.今天回首倒也让人回味无穷 ...

  • ​【大荔故事】王锁学:探秘寿义祠

    探秘寿义祠 文/王锁学 山西,汾河水边,霍山脚下,洪洞城北,有一道棘针沟.广济寺就建在棘针沟里.寺庙内有汉槐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木的分杈处有许许多多的老鹳窝.明洪武时大迁 ...

  • 【大荔文苑】王锁学:王彦庄人问祖寻根记

    问祖寻根记 文/王锁学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山西,汾河水边,霍山脚下,洪洞城北,有一道棘针沟.广济寺就建在棘针沟里.寺庙内有汉槐一株 ...

  • 【大荔文苑】王锁学:上世纪末,王彦王村有个老年读书会

     上世纪末,王彦王村有个老年读书会 文/王锁学 1985年春节,村上召开在外干部职工茶话会.在会上,县政协委员王霭如倡议大家捐款捐书,创建村图书室.这个倡议得到了热情响应,参会者每人5元.10元不等当 ...

  • 【大荔故事】王凌琴:李良玉率众闹县城 孙蔚如围歼血满地

      李良玉率众闹县城   孙蔚如围歼血满地 --沙苑民国往事之三 文/王凌琴 民国十九年九月(1930),年馑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从十七年至十九年的夏季,都没有收成,秋季地里刚刚长了些秋苗,七月里,突然 ...

  • 【大荔故事】王凌琴:八鱼李家的黄金时代

    八鱼李家的黄金时代 --八鱼故事之七 文/王凌琴 八鱼李氏家族是陕西大荔的名门望族,在他存在的二三百年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留下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牌楼,一座雕刻精美的石墓群,同时, 也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美 ...

  • 【大荔故事】王凌琴:八鱼石墓空穴探秘

    八鱼石墓空穴探秘 文/王凌琴 八鱼石墓群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村民称作"花墙陵",因为这个墓群周围筑有花墙,把整个陵园围在里面."花墙陵"南边临路有门,门口有碑 ...

  • 【大荔故事】王凌琴:美阳首镇的兴衰

    美阳首镇的兴衰 文/王凌琴 潘驿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到了明代,成为左辅同州的美阳乡的首镇,被命名为"美阳首镇". 潘驿西边六七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做"庞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