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舍杂谈丨“重彩写意”钟孺乾

作者:潘向东(槐川博物馆馆长)

编者按:钟孺乾,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他是湖北“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曾出版《绘画迹象论》和《水墨变象》两本著作,备受学界专家、读者的好评和关注。

从绘画理论到艺术实践,钟孺乾先生博古通今,别具一格。他的重彩写意画,总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再次发现出美来。

在钟老师身上,既能感受到艺术家的随性,又有学者的温文儒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刘大为、钟孺乾合作 《东渡》 210 x 200 cm 1985年

由我来说钟孺乾先生的绘画艺术,其实是多余的。钟先生无论是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还是在学术理论上的建树,在当今美术界都有公认的成就。

钟孺乾先生就读解放学艺术学院期间,受教于刘大为、刘天呈、林凡等先生,并受何海霞、周思聪、黄钧、孙克等先生指导,眼界大开,并以其深厚的国学基础和独到的审美情趣,艺术天份得到极大的滋润,在艺术创作上也是成绩斐然。《儿女祭》《红高粱》《东渡》等多幅作品被多家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钟孺乾《梦平原》388x180cm 1994年

八十年代开始,钟孺乾先生在社会变革和文化意识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以赋比兴的古老文法”表达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觉悟。对“人的训练有素的扭曲”和“人与动物的戏谑教化关系”加以反思和批判,形成独特重墨重彩的绘画表现方式和语言,在全国美术界是颇有代表性的,并得到公认。

我与钟教授相交二十多年,亦师亦友,常常争艺论画,观其笔墨于左右。观先生的画,解乏、解恨、解燥。妙哉!快哉!

▲钟孺乾 《起搏器》265cmx142cm 2004年

解乏

当今世道,急功近利,绘画艺术界莫不如此,庸人俗作比比皆是。然先生的画,笔墨独到,时尚绚烂,耳目一新。出自传统却不止于传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钟孺乾 《莲姝》 68×134cm(槐川博物馆藏)

解恨

钟教授是一位颇具深邃哲学思考的艺术家,无论是重彩,还是传统水墨,都能让人驻足静思,解惑开悟。杂耍、人兽、柔术、荒原、灵异等,题材广泛,直接或隐喻地对当今现实的精神、行为非常态进行恰到好处的批评和诠释。同时也真诚率真地反映了艺术家本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他对当今现实的关心、关注和爱恋。读他的画,既可消解对现实的郁结,又可实现精神的超脱。

▲钟孺乾 《蚀门》 68×68cm(槐川博物馆藏)

解燥

先生的另一类水墨作品空灵、飘逸、诙谐、浪漫、情趣、闷骚。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炼和学养,恰到好处的将艺术家本人推崇的儒、释、道精髓揉搓到一起,或看流水,或听琴瑟,或观棋道,或闻花香,历史掌故、文人趣事,都一一生动跃然纸上。先生借鉴着八大、担当等大家的高妙笔墨,让人憧憬着当今世界的灯火阑珊.......

▲钟孺乾 《水墨变象》

范迪安先生指出:“钟孺乾是一位重视学养而且长于思考的画家,这使得他的艺术在胸次和见地上迥出同侪。”钟先生撰写的《绘画迹象论》和《水墨变象》两部理论专著在全国艺术界引起轰动并得到褒奖。孺乾先生在担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和教授期间,也践行一个文人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不遗余力地教书育人,推行创立民间助学基金,鼓励资助品学兼优,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并以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身体力行,帮助困难学生,这样的善行在学院内外传为佳话。这里就不赘述了。

▲钟孺乾 《龙颜》 68×68cm(槐川博物馆藏)

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在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还是在其哲学思想表达和探索上,必须具备时代性,在时代前行的轨迹中留下烙印。五十年、一百年及至千年万年,火气散尽,我们后代寻着历史的脚印回访,可以清晰地从一件作品中看到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行为特征。钟教授的作品无疑是值得珍视的,他的艺术平铺着一种时代的豪兴,又透露着情趣上的闲逸。

▲钟孺乾 《圣界马戏》 68×68cm(槐川博物馆藏)

(0)

相关推荐

  • 年度评选名家名作——百杰画家汤天碧

    [艺术简介] 汤天碧,四川资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2015年,作品<凝聚>入选"2015 ...

  • 走进中国美术馆: “景·色——牛克诚山水画作品展”

    牛克诚,一位严肃学者,却被美术界称作好"色"之徒.无论是他的艺术史研究,还是他策划主持的美术活动,或者他的绘画创作,都紧紧围绕"色彩"这个关键词,谓其好&quo ...

  • 明代早期戴进等绘画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交织熟悉与陌生:徐秉方的文人彩墨花鸟

    文人彩墨,交织熟悉与陌生 文/聂危谷(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理事) 想到要评论一位竹刻家的中国画,笔者脑海中首先浮现出工笔.白描或小写意的画面,充满浓郁的传统文人画意味. 徐秉方 傲雪寒梅 ...

  • 武剑飞:中国现代重彩山水艺术的开拓者

    武剑飞,山西太原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蒋采苹重彩工作室.十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中国写意重彩山水画创始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一级美术师,北京重彩国际文化院院长,亚洲艺术科学院中国重彩创作研究中 ...

  • 闲舍杂谈丨取名这事,还得依赖古人

    作者:潘向东(槐川博物馆馆长) 编者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有一句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所以,真正重要的 ...

  • 闲舍杂谈丨它见证制瓷史上一个时代的开始

    槐川博物馆藏宣德青花五彩大碗 作者:潘向东(槐川博物馆馆长) 编者按: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景德镇陶录>评价 ...

  • 闲舍杂谈丨青铜与篆刻的暧昧(一)

    西周晚期绳纹耳青铜鼎 高21CM 口径16CM 武汉槐川博物馆藏 编者按: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铜锈多呈青绿色而得名.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也是见证中国古 ...

  • 闲舍杂谈丨吉州窑:岁月悠悠,灿烂依旧

    槐川博物馆藏吉州窑茶盏 作者:潘向东(槐川博物馆馆长) 编者按: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qu ...

  • 对话 钟孺乾:我不是个现代派但也绝不是传

    继2018年9月的"敢为先行--湖北群体(1976-1985)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后,2019年12月5日,筹备一年多的展览"化古开今:1988-2019湖北群体艺术研究展 ...

  • 迹象境 钟孺乾彩墨小品展作品欣赏

    2012-11-09 09:4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1950年出生于湖北.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77年任原武汉军区文化部美术创作员,1986年调任广州军区文化部美术 ...

  • 行走丨中原写意:仙门山暮春拾句(组章)

    <登仙门山> 其实在仙门山,我并没有看见神仙.那些仙风道骨,那些羽化登仙,其实都离我很远. 在云间,我只看到开山的人.他们打通了一线天,他们将根系扎进石头的古树精心修剪,他们在神道上垂下两 ...

  • 杂谈丨关于油印

    编者按: 手工油印是一种具有年代感的印刷方式,书友旧时月色图画难足(孔网店铺:美的松树的书摊)撰文分享了自己关于油印的记忆. 过时的油印 说起油印,其实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比起现在的电脑打印,激光打印 ...

  • 软件断舍离丨留下这11款就能满足你对电脑的日常需求

    看着电脑桌面五花八门的软件图标,有没有想过给电脑来一次断舍离? 电脑也需要"减负",根据日常电脑使用需求留下一些必备软件即可,这11款都是我日常在用的,把这些软件装齐,电脑使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