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像泥鳅,背上有“刀”而遭人嫌弃,如今却卖百元1斤,罕见了

导读:长得像泥鳅,背上有“刀”而遭人嫌弃,如今却卖百元1斤,罕见了

清明节已过了,这时农村春耕正当时。农民朋友们又开始翻耕农田,准备插秧了。而在农田里面就有不少的鱼类,像黄鳝、泥鳅、鳑鲏鱼和斗鱼,在过去都是十分常见的。而现在有些山区,环境如果好也能见到这些鱼类。

泥鳅这种鱼,虽然没有鱼鳞,还爱生活在污泥里面,但是却相当美味,并且还因为营养价值很高,有着“水中人参”的美称。在过去一天能捕捉十几斤,而现在却非常少见了,价格也要卖到三四十元一斤。

不过,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说另外一种鱼,它长得很像泥鳅,可是在背上却有一排尖刀。不认识的人,还会以为它是泥鳅变异了。可是价格却是泥鳅3倍,要卖到百元一斤。可是在过去这种鱼,却没人吃,常常把它砍碎了喂鸭子。

长得酷似泥鳅的刀鳅

这次清明节期间,在镇上就看到有人在卖一种“泥鳅”,围观的人很多,走进一看才知道,它并不是泥鳅。细问一下价格,要卖到100元一斤。不少的年轻人说,这个不就是泥鳅吗?怎么这么贵?

售卖的人说,这个可不是普通的泥鳅,它是泥鳅中的“带刀护卫”,因为随身携带者刀具,现在已经十分罕见了,所以才卖到百元一斤的价格。可是好些围观的老农却说,这种鱼以前河里面老多了,一次性能连着钓十几条。可是当时没人吃它,要么是扔掉了,要么是带回来喂鸭子了。

对于刀鳅,笔者也是非常熟悉的。刀鳅虽然长得很像泥鳅,可是却并不是泥鳅,只是长得像而已。它和泥鳅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背上,泥鳅的背上很光滑,可是刀鳅的后背上有一排细长的尖刺,非常的锋利。如果人去抓它,就很有可能会被它划伤。

因携带危险品而遭人嫌弃?

在过去农村里确实没有什么人吃刀鳅,不仅不吃,而且还有很多人相当嫌弃它,特别是钓鱼人最怕遇到刀鳅了。

这是因为刀鳅是一种非常烦人的鱼类,这是一种很贪食的肉食性鱼类,在钓鱼的时候最爱吃鱼饵了,并且吃钩很厉害,要生生的把鱼钩吞进肚子里。可是要把鱼钩取出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仅用双手去取鱼钩,那只能是被它背上的刀而伤痕累累。

以前一般都是直接用脚把它一顿爆踩,直到踩死之后,要么是把它扔掉了,要么是带回去捣碎了喂鸭子、猫狗等,人是不吃这种鱼的。而且这种鱼还喜欢聚群,只要钓到一条,往往就能在这个地方钓到多条。运气不好,还能连钓,就是接二连三的钓到刀鳅,而这简直就是钓鱼人的噩梦。浪费钓饵不说,还浪费时间。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马上换地方了。

也有人说以前不爱吃刀鳅,是因为这种鱼的肉质很硬,不像泥鳅那样肉质细腻,所以不爱吃。

刀鳅成为稀罕货,100元一斤却少有人养殖

可是现在刀鳅却成为了稀罕货,在很多地方都能卖到百元一斤,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里更是要卖到150元一斤,并且还非常稀有,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如今刀鳅受宠,成为了香饽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现在野生的刀鳅非常的稀少了,第二个是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所以引起重视了。

刀鳅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只要在干净的水质才有,而当前农村好些地方的环境或多或少受到了污染,造成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还有些人过度的捕捞,不合理的捕捞,比如电鱼等,从而导致它的数量大减。

而刀鳅鱼的营养和口感方面也是相当不错的,是比泥鳅营养价值更高的鱼类。它含有18种氨基酸、17种脂肪酸、9种矿物元素,并且还兼有补虚、养颜方面的功效,所以而备受追捧了。

不过即便是刀鳅能卖到100元一斤的高价,可是却很少有人养殖它,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刀鳅,基本都是野生的为主。

结束语

究其原因在于这种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要养殖的话就要模拟野生的环境,养殖的成本高。同时在技术方面也门槛高,不懂的话养殖的产量低,根本不划算,所以很多人即便是心动,也不愿意养殖。

也是由于现在刀鳅非常少见了,有很多的年轻人不认识,有人说它是泥鳅变异了,有些说它是入侵物种。其实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淡水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各位朋友们,你们当地可有这种背上带有刀的泥鳅呢?欢迎大家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