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杨运红的散文《父亲二三事》

(0)

相关推荐

  • 段绍东丨带着父亲登长城

    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经历了不少事,但识字不多,见识也不广,最远的地方就到过县城.经历过新旧社会的人对共产党忠诚.对毛主席的崇敬是无与伦比的,对首都.对天安门.对万里长城的向往那是心中永远的惦 ...

  • 西汉“女神仙”许负:嘴巴开过光,秦始皇刘邦都拿她当宝

    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许负原名"许莫负",本是许负出生时许家受到秦始皇丰厚的赏赐,许负的父亲许望感激圣 ...

  • 傅亚菊:为当女兵去做工

    我十六岁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那时,或是背着七八斤重的大钉耙翻土青葬,或是凌晨三四点睡梦中被母亲拉起拔早秧.割稻,或是在炎炎赤日下肩背装有三四十斤农药的喷雾器去治虫.一天劳动下来,我是躺在床上饭也不想 ...

  • 《七夕的墙》 杨永

    简介 诗 人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 ...

  • [黄石文坛]刘美书的散文《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1 "你是个苦命的细伢!"这是我幼年时期常常听到母亲对我讲的一句话.母亲说这话的意思我明白,大概是说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父爱,同时也饱含了母亲对我的怜惜!但我却没有 ...

  • [黄石文坛]范国强的散文《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   同朱自清当年对他父亲的感受一样,我最忘不掉的也是父亲的背影.   父亲留下的遗物中有十几个笔记本,我特地带回了黄石作纪念,我担心搁在武汉会丢失,这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我知道这些笔记本的 ...

  • [黄石文坛]蔡民治的散文《银杏树,红枫树》

    银杏树,红枫树  小区公园的一侧,栽着一棵银杏树,一棵红枫树.刚栽下那时,它们还小,站在四周栽得整整齐齐的绿植隔挡中间,毫不起眼.我甚至怀疑园艺师们的艺术水平.冬去春来,在不知不觉中,它们长大了,长高 ...

  • [黄石文坛]冯韦光的散文《父亲与我》

    父亲与我  题记:这是长篇随笔<父亲>中的第三部分. 我是1969年春季入学的.   第一学期报名费五角钱.发了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四个作业本.学 ...

  • [黄石文坛]方定一的散文《难忘黄石冮北农场》

    难忘黄石冮北农场 黄石冮北农场归来,看着那一张张鹤发童颜的笑得很甜的照片,窗外哗哗大雨,一声声催人相忆,难忘那一片片无边无涯的绿,难忘那无处不在的故乡情怀-- 相聚 今年3月,同学们发出邀请,4月清明 ...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我,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对父母唯命是从!   虽然没有象电影那样,记录着我的童年生活,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一   记得我的童年是在钟山嶺度过的.我还记得我家迁移到钟山嶺之前 ...

  • [黄石文坛]石立昌的散文《国富表叔》

    国富表叔 大前年,细菊婶娘因患肺肿瘤离开了人世.我拖着病躯,赶到南山岩下的谷正湾马岭住地.在家乡,逝者为大.一个人离开了人世,后人及亲族会尽心尽力料理逝者的身后事.这既是传统习俗,也是生者应尽的一份责 ...

  • [黄石文坛]刘秧霞的散文《雨夜》

    雨夜  晚上,我在书房的台灯下看书,一阵"隆隆"的雷声骤然响起,紧接着,是一阵"劈哩啪啦"的雨,像四处乱窜的豆子一样,落在窗台上,砸在玻璃上,也漫进了我的心底. ...

  • [黄石文坛]汪祖生的散文《幸福的家园》

    幸福的家园 我从清静的江南水乡,携手爱人,跟随儿媳一起来到了繁华的江城武汉,落户光谷的当代国际花园.从2017年到现在已有4年,随着居住时间的增加,我对当代国际花园的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爱上了当代国际 ...